《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研究》是2018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
李维安、
郝臣。
内容简介
该书在充分把握我国公司治理系统行政型治理和经济型治理并存特征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二元治理结构分析框架,同时围绕公司治理风险这一核心概念,构建了囊括超级股东、股东行为、股东相对谈判力、董事会权力配置等重要概念的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控股
金融机构的股东治理、
董事会治理、
外部治理、治理风险和治理评价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三类具体金融机构的治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背景
国际背景
金融业和实业的发展相互促进(黄宪和范薇,2016),而
金融机构是金融业的重要微观主体。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向世人强调了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的关键性,由于金融机构当事人在激励与约束上的不匹配、权利与责任上的不对等,以及监管者对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识别滞后、防范失当,缺乏公司治理层面制约的金融产品创新最终为各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系统缺陷。2008年
全球金融危机则表明,即使是在法律和监管体系较为完善且执行力较高的发达国家,其金融机构整体的公司治理也潜存着巨大的系统性治理风险。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组织的不断变革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命题,不存在一种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永久地满足不断演进的金融系统的需要。
如今国际上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已普遍认识到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的重要性。国际公司治理网络(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Network ,ICGN)、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及欧盟高层小组关于金融监管的报告(Report of the High Level Group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均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很大程度根源于公司治理的根本性失效”;有关金融机构治理的理论和实证文献也不断涌现;另外,各国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本身也不断提出新的公司治理改革设想和治理缺陷防范措施。根据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这些具体行动,2008年金融危机至少可以带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第一,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状况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至关重要,金融机构治理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降低资本市场的负外部性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第二,金融机构最大、最根本的风险是治理风险,对金融机构的治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和防治应是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能够为各类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建议。这些洞见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务方面均为本书研究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铺垫。
国内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例,从2003年开始,国家为原有兼具政策功能和财政功能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注资和不良财产剥离、明确了投资主体、制订了股改方案、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最终推动这些银行走向证券市场实现上市。正是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自2003年以来在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方面的建设和改善,使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系统的整体冲击程度有限。对中国来说,如何从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理论启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吴晓求,2009)。
然而,从如今来看,国有控股金融机构虽然明确了出资人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建立了
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架构,但由于金融机构对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战略和下辖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代理人仍有动机显性或隐性地越过表面形式上的治理机制,干预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经营目标与资金配置。受原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式影响,政府作为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仍然倾向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而不是企业边界范围内,依照政治收益和政治成本而非经济收益和经济成本的权衡,整体性地谋划金融资源的配置,从而在实质上突破了其作为股东的有限权力,形成了中国公司治理系统内特有的“超级股东”。政府股东干预金融机构的动机越复杂,其干预的形式也就越多样,有时其利益目标会与战略投资者等其他性质的股东发生矛盾,从而影响董事会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并在投融资决策中形成其特有的治理风险,削弱金融体系整体的健康度。
中国作为兼具新兴市场和转轨特征的特殊经济体,其金融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在近20年中经历了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整体特征,
李维安(1996,2005a,2005b,2009)将其概括为“以政府行政干预为特色的治理模式,逐步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这种行政型治理与经济型治理长期的二元并存可能是“中国式”金融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区别于英美法律和监管导向型、德日关系导向型、东南亚家族式乃至其他转型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最重要、最特殊的特征,对中国企业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鉴于我国金融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中仍潜存的整体性治理风险,为消除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后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威胁,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正式将深化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改革提上了日程,其中“改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直接针对的就是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治理风险的进一步优化。李克强(2012)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要健全金融体制,加强
金融监管,防范
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十三五”规划中也专门提出,“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17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主题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确保管理部门把住重点环节,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
上述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发展和演化的现实背景为理论界揭示出以下两个重要命题:第一,在宏观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中的二元治理结构是政府综合考量其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后的均衡性选择,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政府仍然可以掌控和发展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劣势是可能会引发金融体系的政策性、制度性系统风险,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的最终导向应该是规避这种治理模式的劣势。第二,在微观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核心是政府超级股东的行为模式和董事会的权力配置,这两点是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原发性来源。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的具体途径应该将重点放在克服超级股东行为和董事会权力配置的缺陷上,最终表现为治理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这两个命题是本书研究得以确立的重要现实依据。
研究目的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机构治理与治理风险防范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各国涌现出了众多有关金融机构治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措施建议。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
公司治理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明确了出资人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但由于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经营目标与资金配置等方面依旧受到政府及其代理人的过度干预和影响。这种情况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经营决策中的治理风险,进而削弱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性。基于上述情况,本书的首要目标在于厘清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体系中行政型治理和经济型治理二元并存和演化共生的关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中政府超级股东的行为模式和董事会的权力配置,探究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的优化和完善路径;同时建立一套工具化的治理评价体系,以提高监管者和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风险防控能力,从而有效实现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职能。
研究意义
2008年
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的金融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各国与国际监管体系和金融系统都面临着重构还是修复完善的两难抉择。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除了在认清自身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更多地吸取国际同行的教训和经验,这为本书研究创造了一个空前的契机。具体来说,本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本书在充分把握中国公司治理系统行政型治理和经济型治理二元并存特征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中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二元治理结构分析框架。该框架不同于单纯以经济型治理为主的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而是强调政府组织在参与金融机构治理时特殊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模式,二元治理结构下的治理主体、治理成本、治理边界和治理风险等基本概念体系均不同于标准公司治理理论。这个框架不仅可以服务于本书中对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研究,而且为国内针对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和国际上针对公司治理系统进行的国别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第二,在对中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所处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特殊性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本书试图围绕公司治理风险这一核心概念,构建一个囊括超级股东、股东行为、股东相对谈判力和董事会权力配置等重要概念的逻辑体系。目前学术界对中国金融机构治理方面的关注虽多,但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却相当匮乏,并缺乏成形的研究体系。对于一些基本关注点,如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股东行为、董事会治理、经理层薪酬和外部监管等均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研究起点。本书构建的逻辑体系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一个可以基本达成共识的研究平台,也供国际学术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
现实意义
第一,对于政府股东而言,本书能够厘清行政型治理边界,指导政府股东改善金融机构行政型治理和经济型治理的配置结构,降低或消除行政型治理对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政府能够着眼于长期、长效的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建设,不断强化退出干预的意识,尊重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优化金融机构宏观的治理环境,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公司治理质量,进而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贡献。
第二,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本书有助于使其认识到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本源在于二元治理结构下政府超级股东行为的特殊性,所以本书将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的重点放在金融机构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内部治理结构的同时,还关注了股东和监管者的相对谈判力,探讨如何在金融机构之外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的执行力度,提高监管机构对治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及其自身相对于超级股东的谈判力与执行力,从而将内外部治理相结合,遏制超级股东的负面效应,弱化金融机构整体治理风险诱因。
第三,对于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本身而言,本书在考虑国有控股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三种
金融机构治理差异的基础上,以理论研究部分构建的概念体系为剖析工具分别对这三种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为这三种金融机构分别建立相应的公司治理评价模型,发现其相应的治......
著作目录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9)
第四节 学术贡献与创新 (41)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44)
第二节 金融机构超级股东理论框架 (46)
第三节 转型国家治理结构与国有控股金融机构股东治理 (55)
第四节 金融机构政府股东的谈判博弈分析 (67)
第五节 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政府股东干预行为分析 (80)
第六节 政府股东干预下的股东治理参与 (87)
第七节 股东信任偏好与股东治理参与 (100)
第八节 金融机构股东的信息加权决策动因与行为 (104)
第九节 金融机构股东的钝化信念决策动因与行为 (109)
第十节 本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15)
第三章 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董事会治理研究 (121)
第一节 金融机构特殊性及其董事会权力配置 (121)
第二节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与风险承担 (134)
第三节 银行家人口特征、两职特征差异与资源配置 (152)
第四节 董事会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 (168)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83)
第一节 研究背景、思路与内容 (188)
第二节 外部治理与金融机构风险承担 (195)
第三节 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与金融机构风险承担 (231)
第四节 多元外部治理与金融机构风险承担 (240)
第五节 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外部治理的政策建议 (282)
第五章 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研究 (285)
第一节 治理风险的内涵与金融机构治理风险 (285)
第二节 商业银行改革与治理风险 (302)
第三节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管控政策建议 (317)
第六章 国有控股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研究 (320)
第一节 一般公司与金融机构治理评价研究进展 (320)
第三节 国有控股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与实证研究 (347)
第四节 中国银行治理转型案例 (372)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383)
第七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研究 (388)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主要创新 (388)
第三节 地区法律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410)
第四节 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 (422)
第五节 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优化研究 (440)
第六节 商业银行治理评价研究 (451)
第七节 完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的政策建议 (466)
第八章 国有控股证券公司治理研究 (468)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468)
第三节 证券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477)
第四节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评价与实证研究 (489)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02)
第一节 研究背景、思路与文献综述 (508)
第二节
保险公司治理研究逻辑与研究框架 (532)
第五节 保险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 (579)
第六节 本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91)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启示 (599)
第一节 研究总结 (599)
第二节 研究启示 (606)
参考文献 (614)
索引 (655)
后记 (660)
图书目录
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国有控股金融机构股东治理研究
第三章国有控股金融机构董事会治理研究
第四章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外部治理研究
第五章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研究
第六章国有控股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研究
第七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研究
第八章国有控股证券公司治理研究
第九章国有控股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第十章研究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