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1935年在南京创建的戏剧学校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于1935年秋创建于南京,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直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当时的戏剧最高学府。
学校历史
1935年秋,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创建于南京,校址设在南京鼓楼东南角的双龙巷。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疏散长沙、转迁重庆,于1938年底(一说1939年春)迁往四川省江安县城,并于1940年夏奉命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江安县城办校6年后,于1945年夏复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首都南京原址复课。
1949年后,剧专与原华北大学艺校、东北鲁艺学院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导演谢晋1947年在此攻读导演专业
办学宗旨
国立剧专在著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教授任校长期间,以“研究戏剧艺术,培养戏剧人才”为办学宗旨。剧专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聘请戏剧及文学艺术方面的名家任课,更重视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先后在该校担任教务主任及各科、部主任的有应云卫陈治策、曹禺、应尚能、杨村彬等。先后来校任教和讲学的教师主要有田汉马彦祥宗白华吴梅赵元任徐悲鸿梅兰芳程砚秋陈白尘叶圣陶焦菊隐吴祖光张骏祥黄佐临、金韵之(丹尼)、洪深、马彦祥、阎哲吾等一批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在此任教,为播撒中国戏剧艺术的种子而辛勤耕耘。学校办学14年中,曾4度更易学制,由2年、3年、5年、直至“三、二”制(即3年高职科,2年专科)。学校录取初中毕业及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热爱话剧艺术、稍有舞台经验或具有特殊艺术才能者入学。并曾办过3期“短期夜班”,培养业余戏剧人员。在办学14年中,培养戏剧人才1000余名,为中国戏剧影视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精英,如著名导演谢晋凌子风、陈怀凯,大剧作家王生善、任德耀、曹兮,著名演员项坤温锡莹张雁、夏天、胡浩、张瑞芳、冀淑平、金淑芝、王永梭等。
剧专办校14年,校址几经迁徙,而在江安办学达6年之久,是时间最长,生活最丰富,也是最出成果的黄金时代。曹禺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举世名著《蜕变》《北京人》的创作,以及《》的改编;吴祖光的《正气歌》、杨村彬的《清宫外史》都是在江安写成的。从1939年起,剧专演出的剧目共241个,其中在江安就上演了144个。在江安期间,先后公演了《蜕变》《北京人》《正气歌》《清宫外史》《日出》《伪君子》和《哈姆雷特》(此剧系首次在国内公演)等中外名剧。同时,还坚持排演抗日戏和进步戏,除了在江安演出外,还到附近的南溪、泸州等地演出,为抗日救亡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江安因此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摇篮”、“中国戏剧的圣地”,蜚声海内外。
为纪念剧专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意义和卓越功绩,江安县于1998年10月在剧专旧址(江安文庙)建立了“国立剧专史料陈列馆”,曹禺、谢晋等分别为其题了词。最近江安县委、县政府又决定,采取措施对国立剧专旧址进行全面修复。
师资力量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所聘教授皆为戏剧界有名望的专家,有应云卫马彦祥陈白尘陈治策、曹禺、杨村彬、黄左临等。
杰出人才
李累
李累,原名陶晓卒。重庆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历任中原军区文工团编导,《反攻》《挺进报》编辑,中共川东区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草地》《峨遐》《四川文学》及《戏剧与电影》副主编、主编,剧协四川分会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谢晋
谢晋(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电影导演。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在上海参加学生业余戏剧活动,
1941年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话剧科学习,受业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1943年中途辍学到重庆中青剧社当场记、兼演小角色。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解放后曾进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谢晋导演的追悼会上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2008年10月17日傍晚谢晋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次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停止呼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5 17:50
目录
概述
学校历史
办学宗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