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生物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通过加强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实施进境动植物检疫,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机构介绍
国门生物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避免因管制性生物通过出入境口岸进出国境而产生危险的状态,以及维护这种安全的能力。具体而言,国门生物安全是指通过动植物检疫等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因管制性生物通过出入境口岸进出国境而对本国的生物、人体生命健康、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物种资源、农业生产等产生危险的客观状态。国门生物安全涉及农林业生产安全、人身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包括国际贸易)以及社会安全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国门生物安全工作主要是通过进境动植物检疫、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等措施,防止外来管制性生物进入本国(或地区)而产生危害。
国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是为了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而构建的一整套运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工作制度。
国门生物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护网,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已经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工作部署。主要目标是深入推进动植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筑以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为核心的安全防线。
相关事件
2022年3月,由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外来病虫害高效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是我国农业农村部针对国门生物安全设立的首个重大项目,为期5年,总经费预计将达到5100万元。
该项目围绕海关口岸一线查验需求,以实现 “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成本低”为目标,重点研究贸易量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进境粮谷、木材、种苗、水果和木质包装中可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控制。
项目团队由全国 多个海关技术保障中心和高校等科研院所组成,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基因组学、5G、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交叉学科优势,研发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智能筛查装备,开发应用口岸实验室高效精准快速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建立重大检疫性病虫害存活状态鉴别、溯源平台等。
项目成果有望实现我国有害生物鉴别、监测预警能力的重大突破,推动国门生物安全保障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目前上海海关共牵头在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内容涵盖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口岸食品智能检测方法研究、口岸致灾因子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