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动员,国家或政治集团为保持和增强战争能力,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简称“动员”。
分类
按领域,分为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政治动员、民防动员和科技动员等;按资源,分为人力动员、物力动员和财力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时机,分为战前动员和开战后动员;按阶段,分为战争初期动员、战争中期动员和战争后期动员;按方式,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等。
来源
据现有资料,“动员”一词,最早见于法语“mobilisation”。1793年8月23日,法国国民公会颁布实施《全国总动员法令》,开创了不分阶级的全民总动员。19世纪50年代,
普鲁士军语中出现“mobilmachung”一词,用来描述军队在临战阶段的“集结、装备和展开”,赋予“动员”以明确的军事内涵,普军动员因此被称为“军队动员之祖”。
中文“动员”一词来自日语。19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在以德国为师进行军制改革时,用日语中的汉字将德国军语“mobilmachung”一词翻译为“动员”。1903年,北洋陆军督练处编印的《军语》中收有“动员”条,其意为:“按平时之预备规画聚齐人马器械备调赴战之总称也”。
基本问题
战争动员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战争动员的主要内容、战争动员的基本特征和战争动员的地位作用等。战争动员活动主要包括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复员。为在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下迅速有效地进行动员实施而在和平时期进行的准备活动。对于建立动员的组织和物质技术基础,积蓄和提高动员能力,有效地进行战略威慑和实施战争,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从战略的高度,本着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织开展动员准备。
基本做法
基本做法是:①建立健全动员组织体系。普遍建立由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动员决策,由行政机关领导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协助配合的动员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动员的组织工作制度,形成职权明确、联系顺畅、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组织机制。②明确动员的政策思想。通过有关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动员在军事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国家或政治集团关于动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在动员活动中处理各方利益关系的政策依据等,以此作为组织开展动员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③进行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力、物力等一切可用于战争的资源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掌握各类资源的现存状态、发展趋势和军事价值等情况,为规划、计划动员准备与实施提供基本依据。④筹划制定动员计划。在对所拥有的战争动员潜力进行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军事战略和战争准备的需要,制定动员计划,详细筹划在动员实施时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并据此进行动员准备及动员能力建设。⑤加强动员的各项基础建设。根据动员计划,适度进行动员的各项基础建设,合理确定动员基础建设的规模、布局和水平以及所应具备的动员能力。例如,以后备力量建设和装备物资动员为主要内容的武装力量动员基础建设,以军工生产动员、战略物资储备、劳动力动员、交通运输动员和信息通信动员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动员基础建设,以人防设施建设、战时人口和物资疏散动员和重要目标防护动员为主要内容的民防动员基础建设等。⑥组织开展战争动员演练。根据战争动员计划和动员基础建设情况,组织开展动员组织指挥、预备役征召、军工生产动员、交通运输动员和物资征用演练等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动员演练,借以发现动员准备以及动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组织机构、政策制度和计划预案,锻炼提高动员能力。⑦加强民众的国防观念教育。普遍的做法是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计划地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其他社会群体,开展以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制度、国防责任和义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和支持、参与国防活动的积极性。国家或政治集团在遇到战争或军事危机时,启动动员程序使动员付诸实施的活动。
动员依据最高权力机关发布的动员令和动员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或政治集团在动员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非常措施,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同时,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动员实施活动受到动员潜力、动员准备情况、战争或军事危机的形势、国际和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通常做法是:①适时作出关于动员实施的决定。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动员实施的决定,发布动员令,宣布进行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启动动员计划和预案。②强化动员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政策制度。主要包括: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调整组织领导机构及其动员职权,充实动员的组织力量,改变关于重大动员问题的决策和议事程序,实行战时动员政策和制度,调整对内、对外政策等。③迅速进行武装力量动员。主要包括:停止现役军人休假和退役,征召预备役人员和其他公民服现役,将预备役部队转服现役,扩编现役部队,动员民兵参战支前等。④组织开展战时宣传教育。包括加强官方的战争宣传,组织开展社会宣传,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对民众进行战争教育,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等。⑤强化军事经济活动。包括启用应急储备金,增加军事拨款,发行战争公债,加速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动员民用企业转产军品,对军品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实行优先分配,征用民用资源,加大战略物资的进口等。⑥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统一管理。包括控制商品流通,对重要物资实行统购统销,将交通、通信系统纳入战时轨道,冻结银行存款,限制外汇交易,加强物价管理等。⑦组织民众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将人口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区,加强对重要目标的警卫和伪装,对重要机关和工矿企业进行转移、搬迁,组织民众防空袭等。⑧及时消除战争灾害。包括对遭到破坏的公共设施进行抢修抢建,对伤病人员进行及时救治,对难民进行妥善安置等。⑨组织民众担负战时勤务。包括组织民众随军担负勤务保障,动员民众就地参加军事工程建设等。⑩对社会生活采取多种非常措施。包括对某些地区、部门和行业实施管制,在部分地区实行戒严、宵禁,对主要生活日用品实行统一调配,发动民众开展节约活动,限制人口流动,限制或禁止营业性娱乐活动等。终止全部或部分正在实施的动员活动,将社会秩序和业经动员的资源由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恢复到平时状态的活动。涉及动员的各个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战时国家管理体制的复员,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复员,人员的复员和征用物资的善后处理等。科学地组织实施复员,对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战争负担,使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正确处理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各方面履行动员义务的积极性,加强动员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复员
复员通常依据国家作出的决定和发布的复员命令,由动员机构或临时成立的复员机构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实施。基本程序是:①确定复员时机。复员时机包括选择战时复员还是战后复员,或两种复员方式相结合,以及战时复员和战后复员的具体时机。②制定复员计划。包括复员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③下达复员命令。复员时机和复员计划确定后,逐级下达复员命令和指示。复员命令和指示的内容主要有复员的必要性,复员组织领导及权限,复员的规模和起止时间等。④组织复员实施。军队和政府的各级组织,按照国家的复员命令和指示,依据复员计划,组织展开复员活动。复员过程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查监督,全面落实和兑现动员政策,切实维护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利益,保护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战争的积极性,重建国家动员基础。
基本特征
战争动员的基本特征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而变化。现代战争动员的基本特征包括总体性、多样性、合理性、国际性、法制化等。
历史发展
现代战争的总体性,使战争动员突破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局限,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国家的组织力、政治凝聚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战略资源及地理状况等,都成为战争动员能力的构成要素。每遇战争都要不同程度地动员各个领域的资源,使战争动员呈现出国家运用综合国力或综合实力与敌进行总体较量的显著特征。战争动员体制也因此融入国家体制之中,成为国家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战争的多样性,使战争动员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适应多种战争规模需要的总动员、局部动员、有限动员、选择性动员等动员模式应运而生。多种动员方式和动员时机,为战争动员的组织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使战争动员变得纷繁复杂。与此同时,战争动员所具有的危机管理功能,被逐步开发应用到非传统的公共安全领域,产生了反恐怖动员、抢险救灾动员等非战争动员,使战争动员在国家安全活动中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现代战争动员,已结束了缺乏节制的粗放状态。通过对动员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制约,建立和实行科学的动员制度及方法,适度、高效地进行战争动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动员给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社会组织和公民权益带来的“合理损害”,成为各国动员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代战争动员,已经难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孤立地进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广泛和密切联系,以及战略资源在各国分布的不平衡性,强化了战争动员的国际性。通过广泛的国际宣传和外交活动,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以及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形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减少本国的战争损失和战争负担,成为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战争动员,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手段,进一步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给动员活动带来的障碍,使动员活动从获取信息到信息传递、从聚合资源到资源输送,都能以比较理想的速度和便捷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提高了战争动员的快速性、即时性和可靠性。在法制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家,战争动员活动已经被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在把战争动员作为宪政问题写入宪法的同时,制定和实行了一整套有关战争动员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有力的普法宣传和严格执法,使战争动员活动形成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局面。不仅保证了动员组织行为的规范性,而且使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战争动员属于战略问题,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①战争动员是确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战争动员能力是战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战略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战略目标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双方战争动员能力的强弱,把战略目标限定在己方战争动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②战争动员是形成强大战争实力的重要措施。一旦遇有战事,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战争动员,将所拥有的战争潜力有组织、有计划地转化为战争实力,以此获得消除战争及其他军事威胁所需的力量。③战争动员是在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下对各类资源进行统筹分配的重要手段。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动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分配,在充分满足武装力量作战需要的同时,兼顾维持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和消除战争灾害的需要。动员是战争的产物,随着战争的演变,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早期的战争活动中,各氏族部落或邦国每当遇到战争威胁,为拥有、保持和增强武装力量,同敌方进行军事对抗,都进行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打造武器、筹措粮草等动员活动。在中国夏、商时期,军队平时“有常数而无常人”,战时经动员聚合成军。甲骨卜辞中,有大量类似“王登人五千征土方”的记载,说明当时征召民众(登人)参战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且数量众多。春秋时期,楚国平时就建有征赋制度,把民间的车辆、马匹、武器、适役人员都登记造册,以备战时征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攻伐,大量动员社会劳动力参军参战。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连15岁的男子都应征参战。在欧洲,古罗马自公元前6世纪~前2世纪G.马略改革军制前,军队一直是靠临战动员建立起来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国家可支配的资源有限,加上社会等级森严,动员总体上是属于军事性、辅助性、后勤性的战争活动。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欧洲君主国家结成同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法国国民公会为动员全民的力量,保卫革命成果,于1793年8月23日颁布《全国总动员法令》,宣布“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法国人民始终处于征发状态”。为保证总动员法令得到执行,执政的雅各宾派建立了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等战时权力机构,相继颁布了限制物价、粮食征收等多种紧急法令,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诸多严厉甚至过激的措施,使法国的战争潜力被充分动员起来,在很短时间内就征集了40万人入伍,还动员武装了数量众多的义勇军。到1794年春天,法军总数已经达到120万人,并完全掌握了军事主动权。1794年7月,各国干涉军全部被逐出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国防义务的等级界线,具有普遍意义的全民总动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利用当时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动员、工业动员和政治动员,展示了工业时代战争动员的初期形态。普鲁士在进行统一战争中,先后借鉴法、美两国的战争动员经验,在动员活动中充分发挥铁路和电报的作用,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动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方式方法,并且在创建总参谋部的同时,首创了动员计划制度和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的后备军制度。随着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的胜利,普军创造的动员制度开始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对战争动员在近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日俄战争中的战争动员,反映出帝国主义时代战争动员的战略性、总体性和复杂性,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对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进行的战争动员准备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主要参战国依靠大量储备的后备力量和战时大规模征兵,将军队的规模不断扩大。军队装备有坦克、潜艇、飞机、高射炮、毒气弹等新式武器。战争中人员的伤亡和物资的消耗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迫使各国在战争中期进行大规模的军工生产动员。规模巨大的军工生产动员,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集中,引起社会生产生活的连锁反应,要求各国进行全国总动员,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全面转入战争轨道,以便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同时广泛地进行联盟动员,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动员的总兵力达7000多万人;主要参战国生产飞机18万多架,火炮15万门,坦克9200辆。德国军工生产占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5年的35%增长到1917年的75%;法国1918年与1914年相比,军工部门的工人数量增加33倍,飞机月产量增长28倍,野炮日产量增长16倍,重型炮弹日产量增长103倍。各主要参战国的铁路、造船、航运、通信、科技等部门,都转而为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动员,适应了工业时代战争目的、手段和力量的总体性,产生了新的战争动员形态――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1919~1939),各国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员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动员思想。诸如英国B.H.利德尔・哈特在《大战略》中提出的动员思想,德国E.鲁登道夫关于“总体战”的思想,意大利G.杜黑关于动用空中力量打击敌方战争潜力和动员活动的“反动员”思想,苏联B.M.沙波什尼科夫关于“动员是战争的序幕”的思想,美国D.麦克阿瑟关于“举国迎敌”的思想,以及英国官方提出的消耗战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影响各国的战争动员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参战的国家和兵力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多,交战空间更大,时间更长,并使用了火箭炮和导弹等先进武器,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还使用了原子弹,出现了闪击作战、立体作战、战略轰炸等新的作战样式,动员在规模和方式方法上又有新的发展。德国法西斯为发动侵略战争,首次将大规模武装力量动员提前到战前秘密完成。1934年陆军由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海军扩大了1倍,到1939年9月对波兰突然袭击时,总兵力发展到170万人,至1941年又发展到720万人(不含仆从军)。整个战争中,共计动员兵力1700万人,占总人口的22%;生产飞机11.92万架、坦克6.68万辆、火炮69.5万门,以及大量的轻武器和弹药;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由1939年的30.6%上升到1943年的82%。日本为发动侵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动员兵力近97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2.8%;战争期间,共生产飞机6.24万架、舰艇105万吨、坦克3685辆、火炮1.95万门等。英国、苏联、美国在战争初期不利的情况下,依靠有利的地理条件、战争潜力和相互支持,对国内和国际的力量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巨大的战争优势逐步显现出来,最终改变了双方战争力量的对比。1941年6月22日,苏联在遭到德国突然袭击的当天发布动员令,6月30日成立国防委员会,加强了战争和战争动员的领导。6月23日至7月1日,在9天内就动员预备役士兵530万人,1个月内征召预备役军官65万人。到1945年1月,总兵力从1939年1月的160万人扩大到1136.5万人,整个战争中共动员兵力2700万人,占总人口的14.1%。战争初期,苏联还迅速改组、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1941年7~11月,共向东部地区搬迁了1523个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360个)及大批重要物资,并迅速恢复了生产;1941~1945年共生产飞机10.8万架、坦克(含自行火炮)9.5万辆、火炮和迫击炮53.6万门等,保障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实施总动员,总兵力从180.1万人,扩大到1945年的1212.3万人。战争期间,共动员兵力1400万人,占总人口的10%;从事军工生产的劳动力,1939年为280万,1944年增加到1040万;新建军工厂1690个,扩建970多个;共生产飞机27.5万架、舰艇988万吨、坦克8.12万辆、自行火炮4.79万辆、火炮62.3万门。中国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靠国共合作形成的政治力量,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总动员,成为形成持久抗战的战略局面和赢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动员,极大丰富了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确立了适应大规模全面战争需要的动员制度。美、苏两国根据冷战的需要,使动员长期保持临战状态。核战争理论的出现,曾一度影响战争动员的正常发展。冷战期间发生的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多场局部战争,推动了战争动员的进一步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为适应局部战争的需要,对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体制进行调整,逐步建立了以常备力量为主、能够对各种规模的战争和军事威胁作出灵活反应的动员基础和动员机制。美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动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动员活动表明,美国已逐步放弃了以工业动员能力为战略基点的传统军事思维,转而依靠规模较小,但战备程度较高、技术更为密集、打击力更强、能够实现远程快速动员部署的“应急力量”,通过动员迅速形成压倒性的“决定力量”,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政治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员用技术产业的力量,承担装备技术改造和保障任务,大量征用包括民用卫星在内的多种民用信息资源,投入信息对抗和信息保障,加强了对大众传媒特别是对电视媒介的控制和利用,使其在国内外舆论上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这一切,都成为美国迅速取得伊拉克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历次革命战争中,在毛泽东关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动员的方针,成功地实施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动员,为壮大人民军队,发展人民武装,壮大革命力量,最终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战争动员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就重视发动群众,开展工农运动,建立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大力动员群众,支援战争。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北伐军向长沙开进时,中共湖南区委动员大批工农群众带路、送信、侦察、运输、救护等,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战斗,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动员措施。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大力发展群众武装组织,广泛建立赤卫队、少先队,动员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采取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到主力红军的逐步升级办法,不断扩大红军;紧紧依靠工会、农会等群众团体协助革命政权筹措战费、给养,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支持革命战争。1932年7月7日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战争动员与后方工作的训令》,成立劳动与战争委员会,负责领导军事、经济、财政、劳动等方面的动员事宜;1933年4月,设立国民经济委员部,专管经济动员。这些措施,保障了军队对兵员、武器装备和军需给养的需要。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动员。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团结起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形成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全面抗战的总动员局面。各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健全动员委员会,颁发和完善动员条例等法规,大力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加强了对动员的领导。1941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群众武装组织“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使武装力量的组织形式更加适合斗争的需要。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全体党政军民,一面打击敌人,一面进行生产;各革命根据地广泛组织军队、机关、学校,利用作战、训练和工作间隙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田,并办起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工业和商业,为坚持抗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克服了财经困难,保障了军队作战的需要,改善了人民生活。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地方军只有11万多人,到1945年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8余万人,自卫军和少先队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解放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动员的范围、规模更大,解放区几乎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援战争。为适应战争发展的新形势,各级军事领导机关和党政部门,都设立武装委员会、支前委员会,加强了对动员工作的领导。通过土地改革和深入的政治动员,发动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动员俘虏兵自愿参加人民军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民兵组织,配合军队作战。到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到530万人,民兵发展到550万人。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大力发展军工生产,组织军工企业、民用工厂生产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组织解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保障前线对各种物资的需要;动员广大群众和民间车辆等支援前线,如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动员支前民兵、民工880万人,担架36万副,大车、小车139万辆,粮食6.9亿千克,有力地保障了军队作战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历次边境自卫反击(还击)战中,都进行过不同规模的局部动员。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全国广泛深入地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国际主义觉悟,掀起了积极支援战争、踊跃参军参战的热潮,全国207万民兵、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动员了大批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和医务、通信人员担负战争勤务。其中,动员医务人员约6000人,铁路员工(北京市、上海市)2600多人,汽车司机(东北各省)5571人。全国还开展捐献运动,共捐献人民币5.565亿元,可购买3710架米格-15战斗机;动员部分国民经济部门,生产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给养品,保障了战争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引起军队组织编制、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的变革,信息化局部战争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对战争动员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主要国家不失时机地调整国防发展战略,压缩国防建设规模,减少常备军数量。与此同时,为能够应对信息化局部战争及其他安全威胁,许多国家更加重视战争动员,视战争动员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一个战略基点,坚持走寓军于民的道路,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及各项基础建设,需要时通过动员使国防力量得到迅速增强,以此应对各类安全危机。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给战争动员带来许多新的变化,战争动员总体上仍然是以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所能提供的物质技术为基础,其动员对象的总体性、动员规模的多样性、动员管理的合理性和动员范围的国际性等特点,在21世纪初期乃至较长的时间里,仍将以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出来。在国际安全形势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双重推动下,战争动员体制正面临一次大的转型,总体上将由大规模全面战争型向信息化局部战争型转变。转变后的战争动员,将把动员准备的重点转向技术密集、战备程度高、反应速度快的骨干力量;将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进一步提高对动员活动的控制能力,有效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增强对作战保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将进一步开发它的危机管理功能,将其更多地用于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平战结合、平战两用的特点将更加突出。在中国,战争动员体制的转型包括从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向信息化局部战争动员的转变,由单纯应对传统安全向统筹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转变,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现代战争
简介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巨大,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而且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战争动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①动员是确定战略目的的重要依据。确定战略目的,必须考虑国家的动员能力。从而使加强平时的动员准备,开发和积蓄战争潜力,增强战争实力,显得尤为重要;使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了解和掌握动员能力,尤为必要。②动员是国家迅速实现平战转换的根本措施。动员能使军队迅速转为战时体制,实施战略展开,使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迅速转入战时轨道,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使用于战争。③动员是保障战时军需民用的主要手段。动员能重新分配和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军需民用,即使军事需求得到优先保障,也使民众生活必需品得到基本保障,其重点是保障军队所需要的兵员和扩大军工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等。
动员的特点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规模大,范围广,突然性强,破坏性大,特别是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术武器的出现和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巨大。这一切对动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是:①动员范围大,领域广。随着战争规模的发展,动员范围也随之扩展到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人力还是物力、财力,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成为动员的对象。②动员内容多,数量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33个,共15亿人口,动员总兵力7000余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61个,共17亿人口,动员总兵力1.1亿人。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只打了18天,阿、以双方亦动员大量人员、物资投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动员兵力116.5万人,动用坦克3550辆,飞机1011架,直升机190架,作战舰艇128艘;以色列动员兵力41.5万人,动用坦克1700辆,飞机690架,直升机84架,作战舰艇49艘。③动员时间紧,速度快。为夺取战争主动权,要求军队组建扩建和展开快;人员物资的运输、补充快;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快,改组工业结构、扩大军工生产快。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48小时内就征召了近30万预备役人员,相当于原有兵力的3倍。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开赴海湾战区的时间一般只用2~4天。④动员技术兵员多。现代战争由于大量使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兵种增多,要求兵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军事素养,以便能迅速掌握先进的武器装备。⑤科技动员地位突出。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军事大国,十分重视新兴科技的开发研究,建立完整的军事科研体系,筹集巨额资金,集中大批的科研人员,从事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集中近4000名科学家,投入20亿美元研制原子弹。进入80年代后,其每年用于军事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费的50%以上。⑥动员应变能力强。许多国家都强调在平时就做好应付各种战争的动员准备,加强战时快速反应能力,既能适应局部战争,又能适应全面战争;既能适应常规战争,又能适应核战争;既能打速决战,又能打持久战。⑦动员准备充分。许多国家平时就制定有周密的动员计划,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动员的实施
动员依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和动员计划组织实施。动员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能否有效而持续地实施动员,不仅取决于一国的领土、人口、资源和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条件,而且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战争的性质,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还取决于组织动员的能力和动员准备的程度等。由于不同时期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情况不同,动员的范围、规模和方式也有差异,但实施动员的基该方法大体相同。通常的做法是:①国家发布动员令,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管制,建立健全战时领导指挥机构,实施各项动员计划,落实各项动员措施。②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文艺等宣传工具,对全体军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动员参军参战,努力生产,厉行节约,为夺取战争胜利贡献力量,并争取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持。③按战时编制将现役部队补充满员,预备役部队转为现役部队;征召预备役士兵和军官,组建扩建新的部队;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临战训练,以保证补充扩大军队。④将国民经济各部门迅速转入战时轨道,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军需民用;调整经济建设布局,搬迁重要工厂、企业和战略物资;改变产业、产品结构,实施工业转产,扩大军工生产,保障战争需要。⑤将交通运输部门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利用交通运输线、设施和运输工具,保障军队兵员和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的运输,并完成居民疏散、工厂搬迁,以及其他人员、物资的前送后运任务。⑥统一组织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利用科研设施和科研成果,开拓新的军事科研领域,加速研制新式武器装备。⑦按照预定计划疏散城市居民,健全警报系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组织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进行抢修、抢险,保护重要目标和交通运输线;配合军队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
动员准备
平时的动员准备是战时动员实施的基础。平时作好动员准备,积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后备力量,不仅对战时实施快速动员,夺取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起到遏制战争、威慑敌人的作用。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时的动员准备,动员准备的着眼点和所实行的方针政策虽不尽一致,但其基本做法大体相同。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动员体制。根据该国情况,普遍建立健全动员机构和法规、制度,明确动员的权限和职责,完善动员机制,提高动员能力,以便战时能迅速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②制定动员计划。依据国家的战略计划和综合国力,制定周密的动员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动员的任务、程序、时限、范围和要求,以及完成动员所采取的措施等。③实行常备军和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制度。在减少国家常备军数量,提高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健全预备役制度,储备大量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重点是储备技术兵员。有些国家还组建预备役部队,并不断改善其武器装备和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力。④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民防空法规和各种防空动员计划,包括人口、物资疏散,工业搬迁计划和重要目标防护、抢修预案等;加强防空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物资和防空器材;对人民进行防空知识教育,提高防空意识;组建防空专业队伍,进行必要的防空演习和训练。⑤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经济战时生存能力;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相结合,储备扩大战时军工生产能力;储备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保证战争初期军队作战和军工生产的需要;加强交通运输网路和通信保障系统的建设,保证战时人员、物资运输和不间断作战指挥的需要。⑥发展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建立平战结合的科技动员基础,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军事科研队伍,开发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储备具有国防科研能力的人才、设备、工艺和技术,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为战争服务。⑦做好资源调查。对人力、工业、农业、科技等各种资源以及一切可以动员的战争潜 力,进行深入调查;对工程机械、通信器材、医疗设备、修理工具,以及飞机、车船和机场、港口、码头等进行登记统计,以便为平时制定动员计划提供依据,为战时实施动员奠定基础。⑧加强国防教育。通过不断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使之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防建设;教育广大青年平时积极应征服兵役,参加民兵、预备役训练,战时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外国国防
任何国家投入的任何战争,必须首先对武装力量实施动员。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的战争动员实践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国家武装力量动员战略与政策,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国实际的武装力量动员新路子,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中武装力量动员的特点规律,并在一些局部战争中得到验证。
兵贵神速
现代科技的神速发展,使战争的突然性、突变性不断增强,战争进程大大缩短;情况突然、时间短促的应急动员成为现代战争动员的主要样式。为此,世界各国对以速度为标志内容的应急动员极为重视。
以色列常备军少,预备役部队多,战备程度高,动员速度快。全国分为14个征兵和动员区,每区编1至2个后备役旅,各旅所在地域设有若干动员集结点和存有大到坦克、火炮,小到衣被、鞋帽等军用物资的应急仓库。紧急动员时,应召人员一接到电话、电报、口头通知或听到广播、电视的呼唤,便会立即到指定处领取武器装备,尔后到就近的动员中心报到,按预定建制开赴前线。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面对埃、叙、约多国精心准备的突然袭击,以色列48小时动员了30万后备兵员,最快的18小时即投入战斗。3天之内就恢复了战略主动权。
科学有序
鉴于现代战争的突然性,为减少战争初期的混乱,保证国家的持续动员能力,一些国家十分强调战争的有序动员。为此,这些国家通常对后备力量按军兵种的不同或战争动员的先后顺序划分预备役等级,进行分类建设。同时,根据战争威胁程度划分动员等级,以确保实施有序动员。
一些国家除对预备役人员进行分类外,还根据战争威胁的程度,将动员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武装力量实施逐级有序的动员。如美国将战争动员划分为有选择的动员、征召志愿预备役、总统下令征召精选预备役人员、局部动员以及全面动员和总动员6个等级。可根据不同的战争需要,作出从动员部分预备役人员到动员国家所有后备力量和资源支援战争的各种选择。英国根据战争危机程度,把动员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总动员令由内阁会议提出,经议会批准,由女王签署发布。局部动员由内阁会议提出,授权国防大臣发布命令。科学合理明确清晰的区分,足以保证战争紧急动员时有条不紊,按需动员。
宁多勿缺
从几场局部战争看,各参战国武装力量动员中除了现役部队外,十分重视后备力量的动员。无论重视编组预备役动员,还是非编组预备役动员,其动员数量之大,编成之广,专业人员之多,技术含量之高,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一、后备役动员人多量大。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最高动员量接近4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2.6%。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共征召了14.5万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人员改服现役;海军陆战队共征召了约3万人,占可征召人数的75%。与此同时,伊拉克总动员指挥部分三次下达命令,征召30~32岁的后备役人员服现役。使伊军得到迅速扩充。
二、战斗、战勤各有用途。各国在后备役人员动员中,作战与支援勤务人员并举,各有使用重点。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等国动员的后备役人员以直接参战为主,美国、英国等国则以战勤保障为主。如美空军动员,主要用于战略空运等。海湾战争中,美空军后备役人员承担了42%的战略空运任务和33%的空中加油任务。
三、突出专业技术兵员。现代战争对专业技术兵员的需求量很大。为此,世界各国针对未来战争,十分重视专业技术后备力量的建设与动员使用。美军后备力量中,技术密集的海、空军预备役部队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类预备中的比重较大,能为战略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提供大批编组完毕的预备役人员。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空军后备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的300余架运输机参加空运。共动员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人员5万人,约占可动员总量的25%,其中80%是担任后勤技术保障的专业技术人员。英军在海湾战争中共动员1000多名预备役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战场技师、情报技术和机修人员。
完善制度
武装力量体制以及动员制度,是国家对军队和后备力量动员的规范,根据不同国情,考虑方方面面因素细节,完备的动员制度和动员战略对战时实施快速高效的动员具有重要意义。较具代表性的做法有:
一、常备军与后备军相结合。这是多数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共同选择。如以色列常备军数量约15万,而预备役人员则多达45万。有编制番号的36个陆军旅中,现役旅只有12个,而预备役旅达24个。以色列每年4次征兵,青年们入伍就像进院校一样正常。由常备军负责把他们培训为合格军人。服役期满后,绝大多数人转为预备役。因此,以色列的预备役人员,都是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退伍军人,军事素质较高。遭受侵略情况下,常备军必须坚持48小时的抗击入侵作战;预备役部队72小时内完成动员投入使用,最终完成夺取战争胜利的任务。换句话说,后备役部队才是国防主力,遇较大战事时,国家安全主要系于后备役部队身上。其实,大多数国家后备军多于常备军,战时军力瞬时膨胀,主要依靠后备军的快速动员。
三、健全战时征召制度。一些久经战火的国家往往重视健全兵员征召制度。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埃及实施了一系列改变兵员动员落后状况的措施,战争中收到良好效果。南联盟的义务兵役制中包含许多应急征召和扩大动员措施。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国家紧急发布征兵令,使南军总兵力达到46万,而兵员动员总数近34万,接近全国预备役人员总数。
四、完善后备役训练制度。美国后备役人员训练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周末训练,全年共48次,每次4小时;二是夏季训练,集中两周进行;三是参加现役部队的合练包括演习等。以色列实施全民军训,中、小学每周分别进行4小时和2小时军事训练。青年每年还要参加20天的普遍军训。以色列还规定:一级预备役人员每年须集中训练42天,二级为26天。外国普遍注重动员后的强化训练。海湾战争中,美国所有预备役人员动员后均要接受防化学与生物战以及基本军事技能训练。
五、实施多项军人优待政策。世界各国无不把实行军人优待政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预备役人员而言,通常按参加的训练量或难易程度以及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等情况,享受不同的物质待遇、政治待遇。海湾战争中,美国规定军官免第一个500美元薪金的所得税;人寿保险费增加一倍达10万美元;战区死亡费增加一倍,还可获得危险地区服役津贴等。英国对参战预备役人员在保留工作基础上,按期发给相当于部队人员120%的工资;根据预备役人员军衔的不同,每人每天还可得34~90英磅的军衔津贴。此外,每人可另领一笔战争召唤基金。伊拉克规定,应募招加入共和国卫队的人员可以领取奖金,享有汽车和政府补贴的住房。民船战时一旦征用,船员可转入现役,享受现役军人战时待遇。以上国家的军人尤其预备役军人优待政策,对武装力量动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要求
一,速度要快
二,数量要多
三,质量要高
四,范围要广
五,隐蔽安全
相关决定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决定》。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依据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有关国防动员以及人民武装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国防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军地职能配置、工作机构设置和国防动员资源指挥运用的规定。具体办法按照党中央的有关决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改革措施成熟后,及时修改完善有关法律。
本决定自2021年10月24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