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接受了
在野党派的建议,决定邀请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组成一个战时政策的最高咨议机构——国防参议会。
1937年8月11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撤销五届二中全会和三中全会后组织的“国防会议”与“国防委员会”,而设立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防最高会议”,并在其下设立“国防参议会”。次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国防最高会议组织条例》。国防最高会议成立后的第三天,会议主席
蒋介石、副主席
汪精卫聘请第一批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到南京集会。
首批被聘任的参议员共16人,他们是
张耀曾、
张君劢、
梁漱溟、
曾琦、
胡适、
蒋百里、
陶希圣、
傅斯年、张伯苓、
蒋梦麟、
李璜、
沈钧儒、黄炎培、
马君武、
毛泽东、
晏阳初。大约在9月中旬,又增补了参议员9人。不过究竟增聘了哪些人记载并不一致。一些著作中提到:国防参议会成员包括
梅贻琦、
陈启天、
周恩来、林祖涵(
林伯渠)、
秦邦宪、
施肇基、徐谦、
邹韬奋、
左舜生、
张东荪、
陈布雷、
颜惠庆。
从第一批参议员名单可以看出,他们称得上是军事、外交、教育等方面的硕望人才,且又多为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中国青年党、
中国国家社会党、职教派、
乡村建设派等主要在野党派和社会团体的代表人物,以及个别社会名流。即便是少数国民党员,也多是“素不接近中枢”者。这说明该机构实际上已具有了团结各党派的意义,算得上国民党在抗战初期对于政治制度的一种改革。
国防最高会议的正副主席是国防参议会的当然参议员。但蒋介石从未出席过会议,主席一职始终由汪精卫代理。国防参议会秘书长初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
彭学沛兼任,行将结束前改为
甘乃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参议员以个人专长分为四个小组,政治组召集人为张耀曾、张君劢;外交组召集人为胡适、蒋百里;教育组召集人为张伯苓、蒋梦麟;经济组召集人为黄炎培、马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