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起步于1958年,1999年成立计算机学院。承担中国军队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领导关怀
1978年邓小平主席亲自批准学院研制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后命名为“银河”)。
1992年11月江泽民主席为学院题词“攻克巨型机技术,为中华民族争光”,并为银河计算机题名“银河超级并行计算机”。
2009年11月25日,胡锦涛主席为超级计算机题名“天河”。
2013年6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作出重要批示:“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对这一成绩的取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系统研制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获得荣誉
学院1984年荣立集体一等功,1993年被授予“科技攻关先锋”荣誉称号,2001年获全军通令嘉奖,2007年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2015年所属计算机研究所荣立集体一等功。
在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均被评为A+。
专业设置
学院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基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8个本科教育专业。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工程硕士培养任务。学院是“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核心发起单位和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建院60多年来,培养了万余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成长为军职(技术三级)或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余人。
教学成果
学院独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7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套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院是我国计算机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基地,形成了高性能计算与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两大优势科研群。取得了以银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飞腾系列自主微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玉衡系列网络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国国家战略计算能力提供重要支撑,也是我国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石,为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出了重要贡献。牵头或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防科技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0余项。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近20个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实验环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高性能计算机”、“军用微处理器”、“国产基础软件”、“军用网络技术”四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于2012年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学院先后产生两院院士8人,现有两院院士6人,是军内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单位,拥有军内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高性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月,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研制的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发布。“天河星逸”系统以应用为中心,在通用CPU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应用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较“天河二号”实现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