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80年代开始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原因而开始衰退,从而造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的产生。
风格特点
国际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来讲,这种风格往往采用方格网作为设计基础,在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式的,无论是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框架中,在排版上往往出现简单的纵横结构,而字体也往往采用简单明确的无饰字体,因此得到的平面效果非常公式化和标准化,故而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对于国际化的传达目的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它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普及,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持久不衰。
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自从被
法西斯独裁政权在欧洲大陆封禁以来,迁移到美国继续发展。通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大战结束以后的一个不长时期的探索,国际主义设计终下在美国兴盛起来,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不但从建筑设计开始而影响到其它设计范畴,并且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设计,影响西方各国。国际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而影响到其它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成为流行一时的风格。
在平面设计上,出现了与建筑上国际主义设计相呼应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简单明快的版面编排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设计方式,影响世界各国;在产品设计上也出现·了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的体系,以德国设计家迪特·兰姆斯为首,形成高度功能主义、高度次序化、高度功能化的产品设计风格,影响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产品设计风格。总而言之,国际主义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7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无论足下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现代主义风格都成为设计的典型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德国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展出来的“国际主义”设计成为西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在20世纪50、60、70年代风行一时,影响到设计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等方面,成为主导性的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凤格上是一脉相承的,无论足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还是战后的国际主义设计部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特点。在设计形式上,国际主义设计受到
密斯·凡德罗的“少则多”(less is more)主张的深刻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化特征,逐步从强调功能第一发展到以少则多的减少主义特征为宗旨,为达到减少主义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要求,因而开始背叛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
为了适应国际主义的城市和建筑特点,新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也发展起来。瑞士的平面设计师在战前德国现代主义、荷兰“
风格派”、俄国
构成主义平面设计的功能主义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冷漠的、
功能主义和
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来。
国际主义风格与国际风格
由于名称的相近,设计领域的“国际主义风格”容易与作为现代建筑风格之一的“
国际风格”产生混淆。这两个概念都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风格,在时间上是接续的,国际风格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而国际主义风格则主要流行于二战后的50、60年代;二者同属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部分,但属于不同的领域,也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于美国,并由来到美国的包豪斯师生所推动。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一次著名的展览,展览的名字是“国际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除了目录页外,策展人历史学家亨利·拉塞尔·希区考克(Russell Hitchcoek)以及建筑和丁业设计部的年轻部长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还共同出版了一部书,书名为《国际风格》。
经过德国、荷兰、俄国的一批建筑家、设计师、艺术家的努力探索,现代主义设计在德国的
包豪斯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舞台设计等等各个方面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无论是意识形态上还足形式上,都呈现趋于成熟的面貌。但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纳粹德国时期受到全面封杀,大部分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人物都存30年代末年移民美国,因而把德国的这场运动带到美国来。
国际主义风格的经典作品
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瑞士设计家马克斯·比尔(
Max Bill)、马克斯·胡柏(
Max Huber)、安乐·斯坦科夫斯基(
Anton Stankowski)、亚德里安·弗鲁提格(Andrian Fruliget)、艾米尔·鲁德(Emil Ruyder)、艾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理查·罗谢(Richard P. Lohse)、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Josef Muller-Brockmann)、汉斯·纽堡(Hans Neuburg)、卡洛·威瓦列利(CarloL.Vivarelli)等人,发展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来,其中包括新的字体通用体(Univers)和现在非常流行的赫维提卡体(Helvetica),新的版面编排体系。这些设计风格都准确而非个人化。
德国战后的工业产品设计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展。
乌尔姆设计学院和两德家用电器公司
博朗公司,在设计上和设计理论上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系统设计体系来,形成西德新理性主义设计,冷漠、高度理性化、系统化、减少主义形式,国际主义风格因而得到全面的完善。
对国际主义风格的批评
对于国际主义的这种发展结果,批评界是具有相当的争议的。部分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发展的新高度,这足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密斯·凡德罗的减少主义设计,代表了20世纪设计的高度发展;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从现代主义的倒退,因为新的设计违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现代主义设计原则,足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因此足下应陔提倡的。但是,无论理论界如何争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却实实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为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导风格。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的大都会几乎变得一模一样,设计探索多元化的努力消失了,被迫求单一化的国际主义设计取代。所有的商业中心都是玻璃幕墙、立体主义和减少主义的高楼大厦、简单而单调的平面设计、缺乏人情味道的家具和工业用品,原来变化多端、多种多样的各国设计风格被单一的国际主义风格取而代之。但设计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视,就连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状况造成社会中的青年一代开始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产生不满情绪,这种广泛的不满倾向,是国际主义设计逐渐式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