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年的四大目标是:充分认识志愿贡献、积极支持志愿活动、建立志愿网络体系和倡导弘扬志愿精神。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揭幕仪式于2000年11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
确立目的
在2000年7月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和经济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又一项决议。该决议由日本、荷兰两国发起,由58个国家作为共同提案国。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在各成员国和联合国系统内倡导志愿精神的基本原则表示赞同。这项决议还呼吁各成员国在2001年开展旨在推动志愿精神的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各项目活动,决议要求联大在2001年12月,召开以志愿活动为主题的特别会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向大会提交有关国际志愿者年的报告。与大多数成员国一道,中国政府对于联大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倡议表示支持并积极响应。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被联大指派为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国际协调机构,它从属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其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合作,自1981年以来,中国通过该组织聘请了170余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同时也通过该组织向30多个发展中国家输送了160多名中国的志愿人员,涉及农业、水利、医疗卫生、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
为扩大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影响,并引起各国政府对国际志愿者年的重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鼓励各国政府成立国际志愿者年国家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新闻媒体等组成,负责协调和规划各国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各项活动。
确立时间
为向世界人民展示志愿者作出的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志愿精神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1997年11月召开的第5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YV 2001)的决议。
主要目标
确定2001年为国际志愿者年(IYV),主要是适应对志愿服务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利于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使之形成网络并取得最好的成效,推动志愿服务实现更大发展。联合国全体代表大会确定国际志愿者年的强烈初衷就是为志愿服务的广泛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框架、创造有利的环境。
IYV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对志愿者及活动的认知。尽管志愿者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志愿服务多是自发的、非正式的和不定型的,不会通过市场交换得到报酬,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确定2001年为国际志愿者年,将促使政府及各地管理机构保证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咨询机制并尽早提上议事日程;研究志愿服务工作对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建立对个体、集体、地方社区、国家非政府组织甚至包括国际性的志愿者活动中的先进典型的奖励、资助机制。
第二大目标是为志愿者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每个社会应明确界定什么可以激励、什么可能抑制志愿者行为,使志愿者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恰当的标准作出自我评价。国家可以通过特许的方式为志愿者开放训练设施,鼓励志愿服务领域的技术竞赛及管理与职责的完善;保证志愿者适当的法律地位及其在社会保险、福利方面与其它行业人员平等;公务员和私企雇员都有专门的假期从事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的纳税者可获减税;在合适的情况下志愿服务可作为服兵役的一种选择;特别用于志愿服务机构的资源如水泥等盖房材料、 医疗器械及经费,其中一部分应该无偿提供。联合国系统应该追求使作为社会本身一部分的志愿服务有更便利的条件,包括建立国家志愿者组织来消除环境恶化、艾滋病,继承和
保护文化遗产等。
第四大目标就是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以国际志愿者年为契机,吸引对志愿者工作的更多需求,吸引持有推动可操作性活动观点新候选人的服务需求,形成公众和政府都支持志愿服务的风气。这也与上述提到的认知、奖励机制、交流网络、媒体等方面相关。要强调志愿者的竞赛与职业化,社会从志愿者行动(如义务献血、文化运动和清洁环境等)中获得的自然增长利益也将被强调。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将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和义务,落实联大的有关决议,促进更多的成员国普及国际志愿者年的概念。支持2001年为国际志愿者年的国家和组织的共识是:今后志愿者的贡献会比已经在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中产生的效果大得多。许多社团和组织也相信,国际志愿者年的确定将对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促进人类和平共处更有利;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的开始之年,将是总结过去成就、推动志愿服务更大发展的好时机。
行动起源
在国际社会,志愿者源于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援助,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和平年代,志愿者帮助弱者、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努力,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像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和体系,建立了跨地区、跨国界、跨洲界的服务网络,积累了不少经验。它们的志愿服务组织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运转的,志愿服务的突出特点有:一是专业性强。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大多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教学、救护等。二是注重立项操作。从事的志愿服务大多不是凭空臆造的活动,而是往往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是否可行,这样也能增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规范化、法制化。法国、德国等国已把志愿服务与“国家服务”联系在一起了,一般地讲,青年或者需服民役,或者需服兵役,民役包含参与一定量的公益服务。不少国家的政府已把志愿服务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体系,从而使志愿服务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公民的自觉行为。四是向国际化发展。一些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在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协调和指导下开展的,不少项目是跨地区、跨国界的,志愿人员常常被派往世界各地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因而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联合国还把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目的是鼓励全球各地政府及团体,于当天共同表彰志愿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藉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义务服务。
产生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等待恢复,城市需要重建,重建家园,人们需要团结和平的氛围,需要理解和沟通。在瑞士,德国人皮埃尔组建了《国际民众服务组织(SCI)》。该组织致力于救灾、重建家园,促进欧洲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在20世纪20年代,参加瑞士水灾的救助;30年代,参加西班牙内战的救援工作。该组织还在印度设了分部,参加印度地震的救灾抢险。
在《国际民众服务组织 (SCI)》的影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欧洲国家相继成立了志愿者组织。成立早的组织国际化,并出现了一批专门协调各国志愿者活动的国际组织。比如丹麦国际合作协会(Ms)这个志愿者组织,向世界各国派遣过大量的志愿者,到不发达国家传播技术知识,推动当地的生产建设。
早成立的《国际民众服务组织(SCI)》,在欧洲有21个分部,在亚洲、非洲地区有7个分部,在欧洲分别设有秘书处。他们的志愿者工作受到欢迎,影响非常广泛,推动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推动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2、国际劳动营
国际劳动营(Work—camps)始创于1920年。当时,德国和法国青年共同修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被毁的房屋、牧场,共同的劳动,创造了交流沟通的机会,加深了了解,消除了战争造成的不和。国际劳动营逐渐成为欧洲各主要志愿者组织最普遍的活动形式。他们以和平、
东西方关系、南北合作,环境保护、生态,禁毒等等问题为劳动营活动的主题,促进各国间志愿者的交流、理解。一些体力劳动方面的志愿服务及社会公益活动逐渐减少。关注的问题的改变,活动的方式也在改变,开始以参观、旅游、夏令营等方式开展活动。
举办国际劳动营的程序一般分以下7步:一是选题:确定一个有意义有吸引力的选题;二是立项:根据活动主题,确定劳动营的劳动项目,比如除草、养老院服务、某地的卫生维护等等技术性不强的体力劳动;三是募资:募集活动经费,营员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四是培训:对劳动营组织者培训,招募相关的技术指导人员;五是招募:公开招募劳动营人员;六是开营:组织劳动营人员开展活动;七是总结:劳动营结束,对活动及经费使用情况写总结。最后要向上一级组织汇报,进行评估,以利于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劳动营的志愿者活动非常活跃,每年大约组织1500个劳动营,参加人数约5万人。1997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以国际劳动营的形式,派国际志愿者13名,到中国的北京和内蒙古两地,进行了14天的志愿服务活动。13名志愿者来自11个国家,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边缘进行了一周沙漠植树;在北京聋儿康复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扶助活动。国际劳动营的志愿服务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组织,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
3、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
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ⅣS)创建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像国际民众服务组织(SCI)和国际劳动营一样,为了和平,为了反对战争,为了人道主义,为了重建家园,协调各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了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
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像国际民众服务组织(SCI)和国际劳动营一样都是非营利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的宗旨:促进志愿服务在各国及国际上的广泛开展、推动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为人民间的理解与友谊而努力,并始终如一。
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的组织成员:来自五大洲共有130多个。其中62个正式会员,70个联席会员。专职工作人员200名,还有几千名志愿者。
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的志愿服务是纯粹的民间性民事服务,是非政府行为,专业性弱,自我选择性相当大,完全出于自愿。
从统计看,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的活动中,涉及社区和农村发展的占30%,环境保护占25%,教育占20%,文化遗产保护占10%、种族和解占10%,救灾援助占5%
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CCⅣS)对志愿服务的划分,分为三个层次:3个月以内的服务为短期,3个月至一年的为中期服务,一年以上的为长期服务。CCⅣS的成员组织,多从事的是中、短期服务,像劳动营、研讨会、人员交流等活动,开展长期服务还存在一些困难。CCⅣS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科文组织每年把CCⅣS的拨款列入专项预算,大约提供50%以上的活动经费,另外还有联合国青年基金的赞助,一些组织的捐助及会费。CCⅣS在继续加强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的同时,也在发展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发展壮大自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时, CCⅣS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发了言,并与我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