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标准化
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
国际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国际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国际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概念术语
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或服务等普遍的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对这个标准进行贯彻实施的整个过程。标准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过优选之后的共同规则,在国际上,日内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问题,以推行世界范围的共同规则。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目标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整个国际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从而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收获得最佳物流秩序和经济效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国际化物流系统标准作出了统一规定,相关术语如下:
物流模数:物流模数是指为了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而以数值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素的尺寸的标准尺度,它是由物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货物的成组、成组货物的装卸机械、搬运机械和设备,货车、卡车、集装箱以及运输设施,用于货物保管的机械和设备等。
物流托盘化:物流托盘化是指把成为物流对象的货物的尺寸,通过托盘统一起来,由于物流中的各种货物的尺寸不同,为了方便货物的运输、搬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需要先把不同尺寸的货物放在托盘中,而将托盘标准化,由于不同的国家习惯不同,各自使用的托盘标准也不同,如世界上流行的托盘有:美国托盘、欧洲的标准托盘和日本的标准托盘,ISO规定的托盘标准是欧洲的标准托盘。
EDI标准:EDI是指电子交换数据系统,即能够做到结构合理化、标准化的使用计算机处理的商务文件,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计划机网络直观地进行信息交流,企业之间可用这种方法实施含物流在内的低成本,简单迅速地相互交易。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电子信息交换用的标准规则,这就是EDI标准,国际通行的EDI标准有联合国管理的UN/EDIFACT。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信息都依靠EDI进行数据传递。
标准介绍
国际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在研究及制定中,但与物流有关的许多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大多早已发布,并由专门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新的国际标准,其中ISO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已大体取得了一致意见,并拟定了初步方案,几人基础模数尺寸如下: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
(2)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1000㎜为主,也允许1200㎜×800㎜及1100㎜×1100㎜
(3)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表1-1所示。
我国目前尚未从物流系统角度全面开展各环节标准化工作,也没有研究物流系统的配合性等问题,但我国的相关部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对照ISO的相关组织明确了我国的物流标准的归口单位,如表1-1所示。
同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分系统的标准,其中汽车、叉车、吊车等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包装模数及包装尺寸、联运平托盘也制定了国家标准,参照国际标准,还制定了运输包装部位的标示方法国家标准。其中,联运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规定优先选用两种尺寸,各为:TP2--800㎜×1200㎜,TP3--1000㎜×1200㎜;还可选用一种尺寸为TP1--800㎜×1000㎜。托盘高度基本尺寸为100㎜和70㎜两种。
标记识别
(1)传统的标记与识别标准
传统的标记与识别标准化,是将包装标记分为三类,即识别标记,储运指示标记和危险货物标记,这是在物流系统中最早实现标准化的系统之一。在长期的物流实践中,人们自然形成了将识别标记主要用于货物的运输包装上,而在物流系统中,识别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①识别标记,包括主要标记、批数与件数号码标记、目的地标记、体积重量标记、输出地标记、附加标记和运输号码标记。
②储运指示标记,包括向上标记、防湿防水标记、小心轻放标记、由此起吊标记、由此开启标记、重心点标记、防热标记、防冻标记及其他诸如“切勿用钩”、“勿近锅炉”、“请勿斜放、倒置”等标记。
③危险货物标记,包括爆炸品标记、氧化剂标记、无毒不燃压缩气体标记、易燃压缩气体标记、有毒压缩气体标记、易燃物品标记、自然物品标记、遇水燃烧物品标记、有毒品标记、剧毒品标记、腐蚀性物品标记、放射性物品标记等。
针对以上三种标记标准,我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对此作出相应规定,分别是《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包装储运指示标志》,而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国际海运,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国际海运危险品标记》对此作出相应规定。
传统的标记与识别标准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直观,能在第一时间里引起人们的注意,标记醒目、明了、简要、方便阅视,使人们一目了然地掌握要领或轻易发现错误以及时纠正,这对人们处理货物起着简明扼要的提示作用,但由此也限制了标记的内容,有许多应标记的项目不能详细标记出来,而且标记的简单也使人往往难以掌握得准确、透彻,另外由人来识别标记又容易造成识别误差或理解成歧义,人的识别速度也有局限。
(2)现代的标记与识别标准
现代的标记与识别标准是指自动识别与条码标志,它与传统的识别标准相比,提高了识别速度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达到几乎万无一失,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货物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了货物流通的效益。
自动识别与条码标志的优点是,极大地提高了识别效率,条码的标准化使自动识别的电子数据成为共享的数据,而且和传统的图记标志不同的是,条码有大得多的数据存储量,它可以将物流的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包括在内、内容详尽。但条码的缺点是,缺乏直观性,只能由自动识别系统进行识别,无法进行人工辨认,所以它不具有传统标识标准的明了、醒目、简要的提示作用。
标准化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所有的国际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所以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衔接,在本国物流管理发展初期就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一致。若不如此,不但会加大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本来就很高的关税运费基础上又会增加因标准化不统一所造成的效益损失,使外贸成本增加。同时,在运输、包装、装卸、仓储信息,甚至资金结算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际物流标准统一化,能够打破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的技术贸易壁垒,从而加速国际贸易物流过程。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物流标准化可以为多式联运以及物流在生产仓储、销售、消费等环节间的流动提供最有效的衔接方式和手段,能使企业获得直接或间接物流效益,比如运输及装卸搬运的时间节约,中间环节的压缩及其所带来的货差货损减少,仓储货物周转加快、库存降低、仓储时间缩短所带来的资金占用减少等。
由于经济的不同步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物流发展的水平并不一致。对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较早开始进行物流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而在此时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新的物流技术、物流理念、物流管理方法等在世界各国、各行业的同步推广,同时能够快速推进世界各国整体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水平提高。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
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对各成员国的要求。物流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提高物流效率。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有两大标准化体系ISO和EAN.UCC。
ISO/IEC下设了多个物流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全球的物流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已经制定了200多项与物流设施、运作模式与管理、基础模数、物流标识、数据信息交换相关的标准。在ISO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 000条左右,其中运输181条、包装42条、流通2条、仓储93条、配送53条、信息1 605条。
EAN就是管理除北美以外的对货物、运输、服务和位置进行唯一有效编码并推动其应用的国际组织,是国际上从事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国际组织,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北美地区与EAN对应的组织。近两年来,两个组织加强合作,达成了EAN.UCC联盟,以共同管理和推广EAN.UCC系统,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物流信息标准化。
随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已经成为先进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在国际集装箱E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各国开始进一步在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法律环境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国际的统一标准,使国内物流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美国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之一,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物流标准制定工作,制定出了物流结构、基本词汇、定义、物流技术规范、海上多国部队物流、物流信息识别系统等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积极推进物流的运输、供应链、配送、仓储、EDI和进出口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美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1 200余条,其中运输91条,包装314条,装卸8条,流通33条,仓储487条,配送121条,信息123条。在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美国积极加入ISO/TC104、 ISO/TC122、ISO/TC154管理商业及工业中的文件和数据元素等委员会。
日本是对物流标准化比较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速度也很快。日本在标准体系研究中注重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合作,将重点放在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上。已经提出日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它们包括物流模数体系、集装的基本尺寸、物流用语、物流设施的设备基准、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装模数)、包装用语、大型集装箱、塑料制通用箱、平托盘、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在日本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400余条,其中运输24条、包装29条、流通4条、仓储38条、配送20条、信息302条。
地位作用
1、国际物流标准化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促进全球贸易的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国际交往和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所有国际贸易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所以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物流和国际物流的衔接,在本国物流管理发展初期就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和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一致。若不如此,不但会加大国际交往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本来就很高的关税运费基础上又会增加因标准化不统一所造成的效益损失,使外贸成本增加。同时,在运输与包装、装卸、仓储信息,甚至资金结算等方面均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际物流标准统一化之后,能够打破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技术贸易壁垒,从而加速国际贸易的物流过程。
2、国际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物流标准化能为多式联运以及物流在生产和仓储、销售、消费等环节间的流动提供最有效的衔接方式与手段,可以使企业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物流效益,如运输、装卸搬运的时间节约,中间环节的压缩以及所带来的货差货损的减少,仓储货物周转加快和库存降低、仓储时间缩短所带来资金占用减少等。
3、国际物流标准化是促进世界整体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由于经济的不同步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物流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对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国家与地区较早开始进行物流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物流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可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在此时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不仅有利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而且有利新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理念、物流管理方法等在世界各国与各行业的同步推广,同时能够快速推进世界各国整体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
对策
世界各国物流标准化步伐不一或者物流标准不统一,都将严重影响全球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营销等都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必要目标,为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实现各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顺利接轨,增强本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国际物流标准化工作,从根本上在国际范围内解决物流标准化的问题,推动世界物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政府部门高度视物流标准化研究、制定和推广工作
一方面要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及时研究和制定物流相关标准,尽快形成一套能够引导和规范国内物流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广与应用国家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强《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企业执行、贯彻物流标准的自觉性。
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切断了物流系统的横向联系,不利于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同工作,不利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大流通体制改革。
(1)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我国陆路、水路、航空、邮政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应当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打破运输部门的横向割据和部门利益,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调整基础设施,整合运输资源
(2)加快推进陆路、水路、航空、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要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竞争格局,提高其市场竞争意识。
(3)推进仓储管理体制改革,要弱化仓储部门管理,打破条块分割,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实体
3、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物流标准化的核心任务是为不同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也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先进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物流环节,以及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将原属于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业领域的,运作体系相对独立的节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要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和信息采集自动化。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4、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标准规范
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标准化,必须在物流系统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中寻找一个基点,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物流的主导形式,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基于物流基础模数的物流设施的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物流设施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衔接、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了依据。
5、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应与国际接轨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物流标准。我国在促进和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这既能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步伐,也不失为与国际物流标准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效手段。
参考资料
1.4国际物流标准化.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22:44
目录
概述
概念术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