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二级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1954年7月,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后开始设立对外贸易经济系对外贸易专业,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管理与实务的专门人才。系下设中苏对外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外贸组织与技术、世界市场行情、商品学教研室。历任的系主任为孙松亭、刘腾宵、许乃炯、卢铁(兼)、任坚。1955年在对外贸易专业中设国际运输专门化,1956年又设国际金融专门化。1970年8月,系随同学校被撤销。
  1973年北京外贸学院恢复招生,对外贸易经济系改称三系(又称对外贸易系),1984年又更名为国际贸易系。同年在国际金融专门化的基础上设置国际金融专业,1986年又在国际运输专门化基础上设置国际运输专业。三系历任主任为孙玉宗、刘朝缙、叶彩文、黎孝先、李康华、薛荣久。
  1983年,对外贸易部与对外经济联络部合并,学校以对外贸易系部分教师为主力,创建国际经济合作系,同时设立国际经济合作专业。系下设经济学教研室、项目经济分析教研室和国际经济合作教研室,历任系主任为王林生、周良藩、储祥银。
  1994年2月,国际贸易系与国际经济合作系合并成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国际运输保险学系。1997年学院对学系设置进行了调整,当时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金融、国际运输与物流、保险(学院的保险系后来并入学校成立的独立的保险学系)六个学系。
  1999年11月,人文科学系(八系)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并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成立政治经济学系。2000年6月,学院又接纳原金融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部分师资。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学院于2006年9月年成立数量经济学系,2008年9月成立财政税务学系。
愿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使命:培养经贸领袖、创造学术新知、服务社会发展。
学科建设
学科点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际商务、金融和资产评估三个专业硕士点。
学院于2005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以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为核心,继续保持国际贸易学的国内第一的优势地位,同时全面建设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与财政学二级学科,大力发展国际商务、运输与物流、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等交叉学科,适当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学院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交叉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于2010年获得国际商务、金融和资产评估三个专业硕士点。
2011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重点发展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等二级学科。
教学科研学系
国际贸易学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财政税务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
国内招生专业
人才培养
我院有学生3500余名(含本、硕、博以及留学生),其中国内本科生1810余名,硕士700余名,博士160余名,留学生840余名。学院留学生教育独具特色,有国内先进的全英文和全中文培养本科至博士的学位项目,在学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占全国留学生学历生总规模的1.3%以上。学院已与10多所国外院校开展了本、硕、博层面的联合培养合作项目,合作学校遍布美、加、英、德、法、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生可获得本科双学位证书或进行本硕博连读。
学院历来重视教育质量,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International Trade》(双语示范课程)、《世界贸易组织》(网络教学)、《国际贸易》(网络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得“七星级”国家荣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学院的金融学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点。
学院的经济与金融学实验班已取得显著成绩,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赛,并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于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复合专业三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汉语、英语和一门第二外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也已取得初步探索成效。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从2015年至2021年,学院教师在经济、金融与管理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80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Management Scien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共发表论文24篇;《中国社会科学》发表5篇,《经济研究》发表17篇,《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和《世界经济》合计发表40篇。2015年至今,学院教师共获批国家级课题8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项,重点项目1 项,省部级重大课题3项。学院共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 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6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6项。
科研机构
供应链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特许经营研究中心、金融市场与投资研究中心、租赁研究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大田物流研究中心、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行业税收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国际经济和金融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2年9月,学院拥有教职员工184人,其中专任教师148名(含院外任职的双肩挑教师),教授62人,副教授 54人,博士生导师76名(含校外18名)。其中已获博士学位136名,占比约97%,海归教师55人,年薪制教师44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11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13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过去五年,学院有15人入选“惠园优秀青年学者”,9人入选“惠园杰出青年学者”,8人牵头获批学校创新团队。
学术交流
访问学者
学院推动以教师为核心的国际学术交流,并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主要创始人费尔普斯
实验经济学权威弗农·史密斯
计量经济学大师格兰杰
国际顶级金融学者麦金农
国际贸易理论大师琼斯
国际贸易权威马库森、Robert Feenstra, 马斯科斯
跨国公司权威邓宁、巴克利罗格曼
学术研讨
学院主办或承办了多个大型学术研讨会,主要包括:
从1997年开始主办或协办“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
2005年主办“2005世界贸易和发展报告北京国际研讨会”;
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主办“国际经济和金融学会中国分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China-IEFS China)学术年会”,该年会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学学术会议之一;
2009年“低碳经济国际研讨会”;
2009年主办“低碳经济—行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会议;
2010年主办“亚洲法经济学协会2010年会”;
2010年承办“亚洲自由贸易协定论坛:前景与挑战”;
2011年承办“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11年会”。
学院领导
现任院长
洪俊杰 经济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委书记
冷柏军 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
葛嬴 经济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凡 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亦平经济学博士(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任院长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历任院长为储祥银林桂军赵忠秀
学院荣誉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发展历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学科建设.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8:32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