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统计
对图书馆实行计量化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图书馆实行计量化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其任务是对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制订数量指标,实行统计监督,研究图书馆统计方法,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评价。其作用主要有:①为图书馆计划的编制与检查提供数据资料;②为图书馆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③为评价图书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贡献、工作优劣等提供数据资料;④为图书馆管理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对象
图书馆统计的对象是图书馆的各种事物的数量。内容包括:图书馆事业统计、藏书统计、读者统计、图书馆活动统计、图书馆人员统计、图书馆经费统计、建筑设备统计等。
统计指标
图书馆统计指标多种多样。
①按性质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前者表明事物的广度,如图书馆规模的大小,数量的多少;后者表明事物的深度,如图书馆设备的完好率、图书利用率、藏书保障率等 (见文献流通统计指标)。
②按计算方法可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绝对指标又称绝对数,如图书馆藏书总量、人员数量、计算机和复印机数量等。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数值相比的结果,如计划完成百分比等。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不同数值的典型水平,或称一般水平、代表水平。
阶段组成
图书馆统计工作由3 个阶段组成,即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①统计调查首先要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统计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项目,编制图书馆统计调查表,确定调查的方式方法。图书馆统计调查的方式按调查时间可分为经常调查和一次性调查,前者如登记读者到馆人次、图书流通册次等。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局部调查,前者如对图书馆的馆藏、读者、人员、经费、设备等进行全面调查。按调查组织形式可分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其中后者可分为普查(如全国或全地区文献资源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几种。②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对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使之成为反映总体特征和状况的工作过程。它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图书馆统计资料整理可分3 类:定期统计资料整理、专题统计资料整理和历史资料整理。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必须事先制定出一个整理纲要,包括统计资料的分组、统计资料汇总(也称统计资料综合)、统计表的设计。③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揭示矛盾、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提供图书馆统计成果的重要阶段。统计分析要求做到:分析的及时性,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分析结论的全面性。统计分析的步骤是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收集资料、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揭示矛盾;作出结论,提出建议。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指数法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3 16:38
目录
概述
对象
统计指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