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形式之一。
西周至
春秋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特点: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
环境特点
特点
土墩墓群特点是:占有较高地势,沿河流两岸的丘陵岗峦分布,一墩一墓,不见尸骨或仅见少量骨屑,随葬品置墓中心,一般1至8件,亦发现没有随葬品的空墓,以印纹陶盛器,夹砂陶炊器和原始青瓷器为主,铜器少见,常见铜器为鼎、剑、戈等,其形制大体与中原相同,纹饰有变形兽面纹、云雷纹、弦纹等,少数图形为本地所特有,如一铜鼎上铸有三翅蝴蝶花纹,这种纹饰其它地域均未发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土墩墓墓葬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无规律密集式分布;一种为顺山脊一字形分布,它历经二千余年,有的土墩墓已坍塌不显见,有的仍保持着显著的土墩,在峨岭、三里、五里发现仍有高6米,底径20米的巨型土墩墓。土墩墓的大小与其随葬品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其墓葬的特点之一。从千峰山土墩墓葬考古发掘发现,有的封土高大的土墩墓随葬品寥寥无几,仅一、两个陶器。并且,千峰山与牯牛山城遗址相邻,且出土文物内涵较一致,推断墓主多为吴城居民。这对研究当时当地社会
习俗及其生活方式具有较高价值。
中国史料主要记载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土墩墓的发现填补了古吴越地区文化研究的空白。
考古分析
分析
除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各乡镇在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中也陆续有一些文物出土,其中有一些堪称国家级的精品如:
青铜双龙耳尊,何湾镇绿岭农四村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曾被专门借调往北京于亚运会期间对外展览,为中国青铜器精品,是本地区土著人冶铸技术的杰出代表。
吴王光剑,三里镇吕山村出土,通长约50厘米,茎为圆柱形,腊窄,无纹饰、有脊。铸有铭文,意为“攻吴王光自作用剑,以战越人”,乃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所用之物,国家二级文物。后调查得知,该剑出土于一坍塌的土墩墓中,没有发现其中共存物。
鸭形壶,葛林千峰出土,印纹硬陶器,侈口、双耳,口至尾部有简单的刻划纹饰,整个器物造型敦厚丰满,实用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显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属国家二级文物。
1995年,何湾镇前桥村农民在山包取土时发现铜剑一把,后经县文物管理人员前去清理,发现是一土墩墓,同时清理出铜矛、铜戈各一。殉葬物显示死者生前或许为一武士。
南陵土墩墓没有当时中原地区墓葬所见的等级森严的礼制和野蛮的人殉、人祭现象,也没有发现随葬品特别丰富的墓葬,不似中原奢侈之风,表明当时这一地区和中原地区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仅就殉葬品来看,它仍部分沿习着原始社会惯有的习俗,即将生前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喜爱的日用品殉葬。这在当时阶级社会大量存在的杀葬、杀殉浊浪中,独保一泓清流,是非常独特的和有一定缘由的。这对于全面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土墩墓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商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空白而且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也提供了重要资料。
规模宏大的土墩墓葬,至战国中晚期渐渐消失,这是因为越灭吴后,又被楚国所灭,至战国以后,逐渐与楚汉文化相融合。可以说土墩墓的兴起与衰落是与吴越的兴亡相始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