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形态
研究土壤显微形态特征的学科
土壤微形态(soil micromor-phology)研究土壤显微形态特征的学科。 用显微镜方法鉴定的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土壤形态特征。研究时通常以未经搅动的原状土作为对象,制备成厚约30微米的土壤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鉴定,如:土壤中颗粒的大小、形状、组成和排列,土壤基质的类型和特征,土壤矿物的组成、数量及其风化状况,土壤结构和孔隙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腐殖化程度,腐殖质的存在形态和数量,土壤中生物活动的踪迹及其对土壤的影响,土壤中硅的生物学积累作用──植物蛋白质、硅藻骨骼、海绵骨针的种类和数量,土壤中粘粒和其他物质的移动和淀积特征,土壤中各种新生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
土壤微形态研究是由奥地利土壤学家W.库比纳倡导的。他在30年代初利用显微镜直接在土壤剖面上和在实验室内对土壤生物、土壤矿物、土壤新生体、土壤垒结和土壤微化学现象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于1938年出版了专著《微土壤学》。50年代前后,土壤微形态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1964年澳大利亚土壤微形态学家R.布鲁尔所著《土壤的矿物分析和垒结分析》一书的问世,进一步充实了土壤微形态学的体系和内容。
现土壤微形态研究已渗入到土壤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古土壤、土壤矿物、土壤生物、土壤肥力特性、土壤侵蚀、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特性、土壤耕作和土壤改良等;它也已成为研究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沉积学和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60年代末以来,电镜、电子探针等已被应用于土壤微形态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命名系统和描述标准尚待建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1:1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