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神韵
反映客家先民艰苦创业精神风貌
《土楼神韵》分为“筚路蓝缕”“硕斧开天”“客家灵秀”和“四海流芳”4个篇章,以福建(永定)土楼风貌为背景,通过轻歌曼舞、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手法,再现唐宋时期中原汉民大规模南迁的艰辛历程,反映客家先民扎根闽西山区建造土楼、艰苦创业的如歌岁月和精神风貌。
历史介绍
以客家人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客家风情为基调,运用交响曲《土楼回响》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客家人辉煌历史,展示客家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客家民俗风情。
此剧由福建省永定县打造。全剧80多分钟,共有170多名演员。为了尽可能贴近客家生活,《土楼神韵》从总导演、编导到演员、道具制作人员,基本为永定本地人士或永定籍专家。音乐组还深入永定山山水水,走访了山歌大王李天生等30多位民间歌手,以提炼整合原生态客家音乐。 砻、锡壶、斗笠等400多件道具及400多件各类客家服饰都在一个月内自行设计完成。
创作《土楼神韵》是永定全面落实《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为建设文化大省作出更大贡献的一项具体举措。
相关
永定县是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和台湾政要吴伯雄先生的祖籍地,全县共有海外侨胞、港澳台胞50多万人。2010年5月6日晚,以反映福建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台湾台北县隆重上演,引起热烈反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专门发来贺电,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现场观看了演出。
永定县是中国著名的土楼之乡,遍布着2万多座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山区民居建筑”的土楼。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2009年前往永定客家土楼参观的国内外游客达216万人次。
基本概述
“岁月如圆,起止在何方?楼里春秋楼外羡,回首望,几沧桑。”土楼里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当现代建筑师们殚精竭虑地研究和设计着西方单元建筑模式时,其实他们和他们的祖先早在四百年前或者更早时期就已经过上了单元居住的生活。从这一家顾盼着那一家,同样的雕花木窗、不一样的雕饰风格;同样的半栏腰门、不一样的门罩饰物;同样的壁画彩绘、不一样的画里风情;同样的打水做饭,不一样的楼里人生……土楼人在貌似雷同、实则个性昭显的和谐相处中,传承着祖先留下的印记、挺立出民族坚韧的风骨。
土楼里的雕梁画栋、楹联壁画,让您仿佛走进诗书画艺术大观园,深深感受着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礼仪待人的儒家气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中国最传统的治家处世思想在土楼里到处流淌,像叶脉纹理一样深入土楼里的每一处空间和角落,深入人们的心田。
“客至无不动,礼岂能失乎?”土楼人是宽容和热情的。一杯醇香的土楼铁观音茶,呈上的是一片真诚,品尝的是一片温馨,留下的是一片赞叹。在微笑与微笑的问候中,在目光与目光的对视里,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正在沟通、融合。
日月晨昏,光辉轮回。巍巍土楼不断散发着质朴而神秘的光芒,生生不息,历久弥鲜。她曾经时尚华贵,如今更勘为精典。也许二三百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那恍若一梦的繁华却永远停驻在土楼人的心间。圆圆的土楼把天空规划成恢宏的弧线,在楼里,她隐去了大山的阻挡,留给人们纯净无边的天堂!
时光把梦想夯进了土墙,
脚步声把岁月迎来送往。
我们静静地倾听与仰望,
仰望土楼那巍峨的容颜,
倾听土楼里悠长的回响……
舞台发展
2011年2月20日,《土楼神韵》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演出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在纷纷表示祝贺的同时,一个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做“大”了。
《土楼神韵》做“大”了,不仅因为它是作为县级艺术团体演出的节目第一次走进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也在于请来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刘延东观看后一再对福建省、龙岩市的主要领导说,演出很成功、很精彩,请转达她对演职人员的祝贺和慰问。
《土楼神韵》做“大”了,与《土楼神韵》要做大,一个“大”字也是《土楼神韵》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启示。
大手笔
《土楼神韵》最初创作于龙岩市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节周展演。
2009年,龙岩市委、市政府作出一个重要决定,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周年展演。每一个县(市、区)要演出一台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节目。这一决定来源于龙岩市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来源于龙岩市持续推进文化事业,来源于龙岩市做大做强文化立市。尤其以投资了3亿元的龙岩大会堂为标志的文化设施在2009年建成后,不仅让龙岩拥有了全省地市级最好的剧场,也让盼望已久的文艺工作者有了一个展示的大舞台。
有了舞台要有好的剧目,好剧目又来自大手笔。永定县抓住了这一个机会,永定县也都铆足了劲。他们立即派人外出四处考察学习,他们封闭起来集中创作,集中排演,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一切似乎都是事先策划好,有目的、有意图的。果然,《土楼神韵》在文化周一演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事后,永定的同志说,他们不光是冲文化周来的,要做就做“大”。
要做就做“大”一语道出了永定在打造《土楼神韵》的初衷。所以,这一大手笔,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想做大的想法,也就不可能做大。没有大手笔,即使有了大舞台,也做不了大品牌。
大舞台
《土楼神韵》在首演成功后,永定并不满足。因为这只是检验他们大手笔策划迈出的第一步。紧接着,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厦门。厦门离龙岩近,厦门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前沿,又是对外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土楼神韵》进军厦门,也让厦门震惊了。《土楼神韵》与《闽南神韵》在厦门的同一个剧场展示,似乎是打擂台,一个是实力雄厚,精心打造的《闽南神韵》,一个是来自山区县的大手笔。一时间,成为厦门媒体关注的热点;一时间也成为厦门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如果说《土楼神韵》进军厦门是走进“大舞台”的第一步,那紧接其后进军福建省大剧院,则是显示出永定进军大舞台的“雄心勃勃”。果然在2010年的福建省“两会”期间,《土楼神韵》在福建引起巨大反响,省领导看了以后连连给予称赞和鼓励。
从龙岩到厦门再到福州,《土楼神韵》是“步步为营”大有一展雄风之势,当2010年《土楼神韵》要进军台湾时,人们这下真的吃惊了,但奇迹继续发生。《土楼神韵》在台湾演出再次获得成功。
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能让《土楼神韵》满足。当《土楼神韵》要进军国家大剧院的消息一传开,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奇迹再次发生了。2月20日在国家大剧院里,座无虚席。国务委员刘延东来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来了,文化部长蔡武来了,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来了,福建省长黄小晶来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土库曼斯坦副总理来了。一台戏来了这么多重要客人,这下人们真正的感到做“大”了,随着演出的开始,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也表达了观众对《土楼神韵》最高的敬意。
《土楼神韵》真的做“大”了
大品牌
做大品牌,把品牌做大,这是2008年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龙岩市提出的要求。
做大品牌,把品牌做大,这也是龙岩市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中的重要决策。
做大品牌,把品牌做大,这是龙岩市和永定县在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2010年考察永定土楼时的重要指示的一个重要举措。
客家土楼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龙岩市委、市政府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总书记的亲切话语也深深激励着永定县委、县政府和广大文化守望者。就像当年等了8年,历经漫长的“申遗”路一样,永定也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等来了这一天。全县上下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在策划着如何把《土楼神韵》做成一个品牌。
要做大品牌,离不开大舞台,一个大品牌只有在大舞台展示,才能得到最好的检验。一个品牌只有经受大舞台的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大品牌。这一天最为紧张的时刻到来了。也许不少人为之捏一把汗,也许不少人在暗自鼓劲。但这一次的成功让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喜悦的泪水。
《土楼神韵》十分自豪地登上了国家大剧院,《土楼神韵》也首开县级艺术团体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历史。
龙岩市委书记张健对福建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说,《土楼神韵》按总书记的要求做大了。
大产业
要做就做大,这是龙岩市委书记张健常说的一句话。
要做就做大,这是龙岩市市长黄晓炎常说的一句话。
把文化产业做大,把文化产业做强,这是龙岩市委、市政府在实施文化强市的重要决策。
从古田会议会址维修到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改版,龙岩市是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脚印,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做强做大红色文化产业。
从“海峡客家”到《土楼神韵》,这是龙岩市打造“客家文化”品牌,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又一成功范例。
做强做大文化产业,这是永定县委、县政府大造的《土楼神韵》走出的一条成功之路。
永定县委书记毛高良十分兴奋地说,仅春节期间到土楼参观的人数就已超过10万。
永定县长廖德槐信心十足地说,《土楼神韵》做大了,下一步要大做,做得更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09:07
目录
概述
历史介绍
相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