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牢情话》是一篇由张贤亮创作的文章。
日文版序
小说就是故事。而不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哪怕是神话或童话,也都是一种人生经历。 人们爱读小说,大概出于这样一种心理:任何一个人的最大遗憾,不可弥补和无法挽回的人生遗憾,就是每一个人只能过他自己命定的生活。任何人都不能在人生的中途改变 成另外一个人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即使是那种借用外科手术的变性者,在改变了性别之后,“她”仍然是他。“她”与他总是同一个人。于是,人们要想丰富自己,使个人短暂的一生能包容更多的人生经历,就只能凭借阅读小说来展开想象,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为聪明起来。
我不能说中国的当代小说更为有趣,但我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更为曲折多变。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当代的中国人尝过那么多辛酸苦辣其实,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小说家远远没有全面地将它反映出来。这还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也许要到将来,我们才能回顾得更为清楚。但是,仅仅目前的中国小说,也可以使外国读者对中国人的生活略知一二了。当然,人们读小说并不是抱着与读历史或新闻报导同样的目的。人们还是要求这本小说有趣,要求得到情感的满足。我想,日本读者应该是很喜欢和能够读懂中国的小说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传统,这就是“禅”。“禅”要求我们尽力去理解文字之外的不言之意。那是一种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读后感
1、任何人都抵御不了享乐的诱惑,(或许太绝对了,但个别的特殊人物改变不了现状。)2、唯其有痛苦,幸福才更显出它的价值,许灵均语3、又是一段人与兽的感情。4、这里有他的痛苦,也有他的欢乐,有他对人生各个方面的体验,而他的欢乐,离去了和痛苦的对,则会变得黯然失色,毫无价值。1、日子好过不好过,不在于在什么地方,而在于跟什么人在一起。2、见了猫赶快跑,这是老鼠们的老生常谈,可对老鼠们来说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故事通过司机的独白),来叙述,就连“我”(没有出现过),也是从司机自己的口中道出;妙的很。《肖尔布拉克》—一个汽车司机的故事
1、不是许多人都把悲痛埋藏在心底了吗?悲痛埋藏在心底,也会和尸体埋在土里一样,也会慢慢地消失。据说,它还会和尸体能使土壤肥沃一样,使心变得丰满。2、往事,甚至于比不上一具体依照物质不灭定律而永不会消失的白骨,它就慢慢地,慢慢地消失了,在世界上留不下一丁点痕迹。3、生产却突然向我揭示出她的另一面,生活在这美丽的土地上的人们本身,却是丑陋的狰狞的,疯狂的。生活的真实,倒是人与人之间用心的恶毒和仇恨。4、人性的弱点——残存的原始畜性。5、持久的物质匮乏和精神贫困,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良知,丧失了同情心,就把自己的激愤;盲目地发泄到慕名其妙的“革命行动”中去,所以我有时平心而论,倒也觉得他们对待阶级敌人的暴行,(所谓的阶级敌人)事出有因。(作者事后平心而论,充满了人道精神,带有反思意味,十分中肯,)6、纯洁的人性在赎偿人类所有的缺陷。歌德《赠克吕格尔》7、大自然自己愈合了自己的伤痕,人不是也有这种能力吗?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是斗人的哲学,那时候斗,现在还斗)。(我总以为没有亲身经历或者是听说见到过,写不出如此丰满的小说的)。社会生物键是个比较新的概念。张贤亮《土牢情话》有感。
作者简介
张贤亮
江苏盱贻人。1936年生于南京,在家庭影响下,从小深受
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张贤亮
童年是在
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9.18事变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于是,被认为出生于反动家庭的张贤亮,注定要历经一番磨难。1954年不到18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后来张贤亮的父亲在监狱中死去,18岁的张贤亮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岁的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到宁夏这块至今也不富裕的土地上,他们在贺兰山下安了家。
张贤亮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1955年中学毕业后,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张贤亮就被调往宁夏银川干部文化学校担任文化教员。他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曾经写作并公开发表了60余首诗歌。象《夜歌》《黎明时的歌》等都是在这个时间发表的,1957年的张贤亮在西北,甚至在全国的诗坛都颇有知名度。1957年7月,张贤亮新创作了一首搏动着青春豪情的《大风歌》,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文学月刊《延河》登载,引起了轰动。但是,就是因为这首《大风歌》,张贤亮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195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斥大风歌》的文章,一位著名诗人义正辞严的抨击了《大风歌》中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于是,《大风歌》成了右派言论的代表作品,作者张贤亮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被关进银川市附近的劳改农场,过起了与世隔绝的囚犯生活。
1960年的一天,张贤亮逃离了被关押了三年的劳改农场。但是,很快就被抓了回去过着遥遥无期的改造生活。张贤亮右派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劳改和劳教中度过的,在这期间,以“书写反动笔记和知情不报”的罪名被判三年管制;在“社教运动”中再次以“右派翻案”的罪名被判三年劳教;“
文化大革命”中,升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被群众专政;1970年,又被投进农垦兵团监狱……运动一来就抓去劳改,劳改几年又被转移到另一个农场就业劳教,境遇非常惨烈。这种抓了放,放了抓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文革后期直到1979年9月张贤亮被彻底平反。
告别了长达22年之久的右派生活,这时的张贤亮已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了一位四十三岁的中年人。
1980年张贤亮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同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
1980年,1983年,张贤亮的小说《
灵与肉》、《肖尔布拉克》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让张贤亮名声大振。
他担任了
宁夏作家协会主席、文联主席,完成了400多万字的作品。
而后张贤亮又迷恋上书法,成了书法家,他执着于书法艺术,并且字写得酣畅淋漓、起落有致,颇有文学大家的气魄。
张贤亮嗜烟如命。在他的身上,活泼、开朗是主流,但一半是苦难。所不同的是,张贤亮把苦难咀嚼成大段大段的抒情文字。重新执笔后的张贤亮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之一。
1992年,张贤亮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下海弃文从商。宁夏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宁夏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面对宁夏的荒凉、沉寂,面对巍峨无语的贺兰山,镇北堡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张贤亮从这片荒凉中看到了商机,1993年张贤亮当起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影视圈内颇有影响。
有人说张贤亮是一位敢于“出卖荒凉”的男人。张贤亮就写过一篇名叫《出卖荒凉》的文章。
张贤亮所出卖的“荒凉”,就是现在被称为“西部影城,中国一绝”的“华夏西部影视城——镇北堡电影基地”。
80年代以来,这块废墟悄然成了中国影视界明星们腾飞前的跑道。曾在这里拍摄过外景的《牧马人》、《红高梁》、《黄河谣》、《五魁》、《一个和八个》、《老人与狗》、《冥王星行动》、《新方世玉》、《西域响马》、《我们是世界》等电影轰动海内外影坛;这里接待过影视界的诸多“大腕”:张世(台湾)、朱磁寒(台湾)、凌峰(台湾)、林青霞(台湾)谢晋、谢添、黄建新、斯琴高娃、王馥荔、张艺谋、陈凯歌、腾文骥、巩俐、姜文、丛珊、朱时茂等“把哪个名字捡出来都烫手”(《出卖》)的影视界的艺术家。如今,这片荒漠经过张贤亮独具匠心的再创作,不仅成为张贤亮“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出卖荒凉》),也成为塞上一处西部片的最佳外景地。
作为文化人“下海”的主要代表人物,创办华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如今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宁夏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
张贤亮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现在,张贤亮他在风风雨雨的商战中不仅仅担任以上的职务,他这个国家一级作家在创作之余,还担任几家公司的董事长,在商海大潮中畅游。
张贤亮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士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等。
曾三次获得国家级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获国家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的称号。其中《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分别获1980年及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九部小说被搬上银幕,作品翻译成27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有较广泛的国际影响。
张贤亮小说被搬上电影电视的有《灵与肉》、(牧马人)、《龙种》、《浪漫的黑炮》(黑炮事件)、《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临街的窗》以及《我们的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