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纳犬是食肉目犬科犬属哺乳动物,又名圣伯纳德犬。脑袋宽阔,略拱,轮廓坚实;耳朵大小中等,下垂,耳根边缘发达;背部力强,向腰部倾斜;前肢直且长,后肢骨骼粗且有力;足部大,脚尖隆起;尾巴长,尾根高,活动时往上扬起。被毛为红褐色斑状纹,四肢、尾端则为白色。寿命约为11年。
物种学史
圣伯纳犬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很早以前,圣伯纳犬因为守护那些穿越危险的
阿尔卑斯山的旅客而闻名。18世纪,圣伯纳修道院的教士们开始饲养此犬作为向导犬,寻找那些在阿尔卑斯山迷路失踪的人。到了19世纪中叶,该犬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灭种的地步。圣伯纳犬大多是杂交品种,为防止近亲繁殖,育种者加入了苏格兰犬(一说
纽芬兰犬)的血缘,产生了毛茸茸的犬种。
关于圣伯纳犬的起源有许多说法,最可能的是1、2世纪罗马军队带到瑞土的亚洲古獒和当地犬杂交育成的,以后几百年间这些犬在各地农场和牧场广泛用于护卫、牧羊和拉车等。到1050年这种犬显然已经育成,人们发现圣伯纳犬在飘忽不定的雪地中是出色的识途者,而且犬的发达嗅觉使它能寻找暴风雪中无力自救的人员。1830年人们为了克服因近亲繁殖和疾病造成的品种衰退,用纽芬兰犬与它进行杂交,为圣伯纳犬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杂交却产生了长毛圣伯纳犬,1830年以前所有的圣伯纳犬都是短毛的。
圣伯纳的历史看来似乎是一页页的光明功绩,难以想象它曾经度因为配种实验而几乎面临绝种的地步。圣伯纳收容所的僧侣将圣伯纳和骨架更为粗大且皮毛厚重的纽芬兰犬配种,结果生出的后代毛皮更为笨重,这样的身体阻碍了它们在雪中行进的速度,使它们完全不适合救护工作。僧侣们只好放弃这所谓的品种“改良”,而将它们尽数送离收容所。可能是造化弄“犬”吧!这群被放弃的新品种却在欧洲其他国家大受欢迎,尤其是英国。后来是一位爱犬人士兼育种专家海利希.舒马赫( Heinrich schumacher)尽毕生之力保存圣伯纳的原种——短毛拜瑞。经过他的努力,在18世纪末叶,他不仅提供瑞士纯种的短毛圣伯纳,更将此品种送到世界各地。在美国,一开始受到欢迎的是长毛圣伯纳,但慢慢地,直到今天,短毛圣伯纳又重新在当地建立起优良瑞士犬种的标准。
形态特征
外观
充满力量,比例匀称且轮廓丰满,每一部分都很结实且肌肉发达,头部有力,表情非常聪明。
头部
头盖宽大且圆,额段清楚分明。鼻口部短,厚。耳大小中等,耳根高。眼大小中等。深棕色。鼻大,黑色。
被毛
非常浓密、长毛型、平伏,毛质硬,但触摸上去的感觉不粗糙。大腿的毛发更浓密一些。长毛型的被毛中等长,平直或有轻微波纹,既不卷曲也不蓬乱,其他方面与短毛型相同。体高公犬体高70~90厘米,母犬65~80厘米。
身体和四肢
身高与身长理想比例为9:10,胸部厚实且宽,背部力强,向腰部倾斜。前肢直且长,后肢骨髂粗且有力。足部非常大,脚尖十分隆起,狼爪应该除去。
尾部
尾长,尾根高。休息时尾巴在下方,活动时往上扬起。
颜色
白色与红色相间,红色包括了不同程度的红色斑点、碎块。胸部、脚、尾尖、鼻梁、颈部必须为白色。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圣伯纳犬是超大型犬,个性十分温顺,容易亲近。不需要太多的跑动,但是定期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从幼犬开始就要对它们进行不间断的调教,如果它们从小就适应了孩子的话,那么长大后就会对孩子非常友好。圣伯纳犬具有良好的保护意识,情绪也经常变化,需要注意引导。总之,这种犬如给予足够的空间、食物和运动量,定能成为很好的家庭犬。
注意事项
圣伯纳犬在幼犬时就要进行训练,每天要充分运动。同许多大型犬种一样,它们在1岁前不能做大量运动,而每天的短距离散步则必不可少。它需要每天的梳刷和充足的食物,它也经常淌口水。
圣伯纳犬虽然拥有温顺的性格,也不需要很大的运动量,但它还是不适合在城市公寓内生活,因为它的体型实在太庞大了。即便它不去攻击别人,也很有可能吓到小朋友。它最好的生活环境还是宽敞的乡村。
相关故事
公元九百多年,传说在瑞士和意大利边境,有一头隶属于当地修士的小狗,救助了许多在山区遭遇雪灾的人。到了十九世纪初期,一头名叫巴里的圣伯纳犬也以搜救事迹闻名瑞士。至今当地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依然保留着巴里的肖像。瑞士人对巴里的情感之深,并不亚于我国人民对大熊猫的热爱。巴里脖子上系着小酒桶的形象,遍布了邮票、T恤以及各类日用品。世界上有百余个国家专门发行了圣伯纳犬的邮票,法国巴黎一座小狗公墓里还有圣伯纳犬的纪念碑。纪念碑上记载了巴里在它14年的寿命中一共救出41人。不过,巴里脖子上小酒桶的来历,并不真的对雪中救援有多大用。这只小酒桶归功于英国十九世纪的画家EdwinHenryLandseer爵士。这位爵士画家有一副作品名叫《阿尔卑斯獒鼓舞一位沮丧的旅行者》,在这幅画中首次出现了小狗脖子上挂着小酒桶的形象。画中的阿尔卑斯獒的原型就是圣伯纳犬。爵士画上小酒桶仅仅是为了让油画更有趣,但这个意想不到的趣笔如今已经成为圣伯纳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