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
美国海军旗下两栖船坞登陆/运输舰
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英语:San Antonio-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是美国海军旗下于本世纪初建造服役的新型多功能两栖船坞登陆/运输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93年1月11日,美国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了LP-X(LPD-17)计划。它是美国海军为实施其“由海向陆”新战略而建造的第一批新一代战舰之一,是第一级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舰对目标机动作战”而设计的两栖战舰。它是一级多功能两栖战舰,用以替代现役的奥斯汀(Austin)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安克雷奇(Anchorage)级船坞登陆舰、新港(Newport)级坦克登陆舰以及已经退役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级两栖货船。在两栖作战时用直升机、登陆艇和两栖战车运送海军陆战队的人员、装备和物资登陆,遂行基本的两栖作战任务。
项目发包
圣安东尼奥级的研发由阿方岱尔(Avondale)造船厂、通用动力的巴斯钢铁(Bath Iron Works)造船厂、雷松(Raytheon)公司等组成的集团于1996年取得合约,进行细部设计。全部本级舰将由此集团承造,由于英格尔斯造船厂对此表达抗议,导致工程的发包一度延宕。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原本预计于2002年7月交舰,不过却面临严重的进度落后与预算超支;为了解决问题,并控制整个计划的进度与质量,美国海军在2002年6月进行了一项合约交换:原先由巴斯承包的四艘圣安东尼奥级改由英格斯尔承造,而巴斯钢铁则获得原先颁给亨廷顿·英格尔斯的四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合约。
在1999年,Litton集团购并了英格尔斯与Avondale厂;在2001年, 诺斯洛普·格鲁曼集团(Northrop Grumman)又购并了Litton集团并成为诺格船舰系统(Northrop Grumman Ship Systems,NGSS),因此所有的圣安东尼奥级都由诺格集团承造。在2008年1月,诺格集团将NGSS以及旗下的新港纽斯(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等所有船舰事业合并为诺格造船( Northrop Grumman Shipbuilding,NGSB),不过又在2011年3月独立为亨廷顿·英格尔斯(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建造服役
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原订在2002年7月服役,然而由于进度落后,于2003年7月才下水,2006年1月14日正式服役;原订12艘在2015年左右如数成军 ,但由于预算删减,美国海军在2010年将建造数量降至10艘(后来又增为11艘)。用来建造第五艘本级舰纽约号(USS New York LPD-21)的钢材中,包括在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份子摧毁的纽约世贸双塔的一段重达24吨的钢梁 ,这段原本属于世贸南塔的钢梁成为建造纽约号舰首的原料之一,最后共有7.5吨融入舰首之中。 为了纪念911事件,纽约号上最主要的通道被命名为“百老汇”(Broadway),若干通道动线以曼哈顿最著名的三十四街和四十二街命名。
前九艘圣安东尼奥级延续美国海军以城市来命名LPD的传统,其中第八艘阿灵顿号(USS Arlington LPD-24)、第九艘萨墨赛特号(USS Somerset LPD-25)都是纪念2001年9月11日的911恐怖攻击;其中,阿灵顿号是被攻击的五角大厦所在的城市名(位于维吉尼亚州),萨墨赛特则是联合航空93号班机坠毁地点Stonycreek Township所在的萨墨赛特郡(Somerset County,位于宾系法尼亚州),以纪念联合航空93号上英勇抵抗恐怖份子的乘客。
用来建造阿灵顿号舰首的钢料中使用被撞毁的五角大厦钢梁,萨莫赛特号的舰首钢料则使用重达22吨、位在联航93班机坠毁地点附近的一座起重机的融铁。十号舰穆萨号(USS John Patrick Murtha LPD-26)则的命名则是来自一位曾参与越战、退伍后当选众议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约翰·帕特里克·穆萨(John Patrick Murtha),也是第一位被选为众议员的越战退伍士兵,在1989年至2010年都任职于众议院国防预算委员会(House Appropriations Defense Subcommittee),并曾担任主席。
技术特点
舰体设计
本级舰最初预计采用类似伯克级驱逐舰的倾斜式轻质合金桅杆,但后来改成先进的封罩式桅杆/雷达系统(AEM/S),把包括SPS-48E对空搜索雷达在内的收发天线藏在由FSS频率选择材料制作的AEM/S塔状外罩内,大幅增加隐身性,也可避免装备受海水盐害或外物损伤。本级舰拥有高度的隐身造型,舰上各装备也尽量采取隐藏式设计,大幅降低了雷达截面积,此外也致力于降低红外线等其他讯号。圣安东尼奥级的上层构造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船楼包含舰桥、前部AEM/S桅杆以及一号烟囱等,后部船楼包含机库、库房、后部烟囱以及后部AEM/S桅杆等,两船楼之间的空隙也由两侧舷墙包围,中间形成的天井空间可用来停放小艇,而且侧面受到舷墙遮蔽,可降低雷达截面积(RCS)。
相较于以往的两栖舰艇,圣安东尼奥级着重于减少对友军岸上设施的依赖、降低人力需求、减低作业成本、保留未来改良空间以及提高独力作战能力,特别是自卫能力。圣安东尼奥级融合最新的建造科技,并拥有最先进的侦测、C4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ComputerandIntelligence)、武器等装备,舰上的各侦测、武器系统、作战系统、动力轮机控制等都由雷松(Raytheon)研发的船舰光纤广域网络(SWAN)系统连结,可由单一操控台监控全舰一切航行、轮机、装卸、战斗、损管维修等机能,大幅减轻舰上人员的工作负荷。
运载设计
相较于老一代的船坞运输舰,圣安东尼奥级的飞行甲板与机库收容设施进一步扩大,能操作海军陆战队各型航空器,包括CH-46中型运输直升机、CH-53重型运输直升机或下一代运输主力──MV-22倾斜旋翼机。机库设置于船艛末段,能容纳一架CH-53重型直升机或一架MV-22倾斜旋翼机,如果是CH-46中型直升机则可容纳2架,如果是UH-1Y或AH-1Z则可容纳3架;舰尾的大型飞行甲板能同时操作两架CH-53或MV-22等级的重型旋翼机,或者是4架CH-46或UH-1Y等级的中/轻型直升机,必要时还可让AV-8B等STOVL战斗机降落。
本级舰具有三个总面积达2230平方米的车辆甲板、三个总容量962立方米的货舱、一个容量1192立方米的JP5航空燃油储存舱、一个容量达37.8立方米的车辆燃油储存舱以及一个弹药储存舱,为登陆部队提供充分的后勤支援。舰内设有一个全通式泛水坞舱甲板,由舰尾升降闸门出入,坞舱容积也比上一代船坞登陆舰更大,可停放两艘LCAC气垫登陆艇或一艘LCU通用登陆艇,位于舰舯、紧邻坞舱的部位可停放14辆新一代先进两栖突击载具(AAAV,现役AAV-7的后继者)。
此外,本级舰亦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舰内医院编制24名医护人员,拥有2个手术室、2个牙医诊疗室与24个病床。虽然圣安东尼奥级的航空运作能力与两栖载具运用能力都比老一代船坞运输舰增加,但载运货物与兵员的数目却明显减少,仅能搭载720名士兵(奥斯汀级能搭载900名);不过在后冷战时代,大多数快速反应任务的兵力需求已经减低不少。
船电设计
LPD17拥有SSDS MK-2 Mod2船舰自卫作战系统(Ship Self-Defense System,SSDS),可整合舰上所有的雷达与电子战系统以统整精确的目标资料,并指挥海麻雀ESSM与拉姆短程防空导弹进行接战,防空自卫能力较以往的两栖舰艇大幅增加 。2010年代中期开始,圣安东尼奥级将陆续追加加固海基网络事业服务(Consolidated Afloat Network Enterprise Services,CANES)的整合开放式网络环境,将舰上原本各种独立的网络运算环境/应用系统整合为单一的网络架构,以简化系统架构、改进系统效率与安全性、降低整体成本等。第一批用来装备圣安东尼奥级的两套CANES于2013财年订购。
SSDS是美国海军第一套真正实现全分散架构的舰载战斗系统,此系统通过SAFENET光纤区域网络整合舰上所有防空作战相关的侦搜、追踪、火控与武器系统,包括AN/SPS-48E对空搜索雷达 (位于AEM/S封闭桅杆内)、AN/SPQ-9B追踪雷达(位于前桅塔的顶端)、AN/SAR-8红外线追踪瞄准系统 、AN/SLQ-32(V)2电子战系统(其天线组位于艏艛结构两侧)、MK-36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ESSM海麻雀防空导弹的火控系统、拉姆导弹发射装置、以及负责统一监控的AN/UYQ-70先进显控台等;每个次系统均拥有各自的模块化网络连接单元(LAU),负责执行运算处理以及网络连接工作。
武装设计
根据原始设计,圣安东尼奥级拥有以海麻雀ESSM与MK-31 Block 1拉姆(RAM)导弹构成的两层式近程防空导弹网,其中射程较远的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以四枚装一管的方式装填于舰首的两组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装置中,总共可装填64枚;至于射程较短的拉姆导弹则是MK-15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的取代者,装填于舰上的两具21联装MK-49导弹发射装置中,其中一具位于舰桥前方左侧的平台,另一具位于直升机库上方右侧。不过首舰圣安东尼奥号现并未配备MK-41垂直发射装置,可能是考虑到必要性不高以及节省成本。
此外,本级舰也将装备美澳两国最新开发的MK-53 Nulka主动式消耗性诱饵(AED)发射装置。主动电子反制方面,LPD-17~21配备现役的AN/SLQ-32(V)2电子战系统,最初预定从LPD-22起换装美国最新研发的先进整合电子战系统(Advanced Integrate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AIEWS),不过此系统的研发后来遭到取消。为了对付接近舰体的小型水面目标(例如敌方炮艇或恐怖份子的自杀快艇),LPD-17配备两门MK-46 Mod1 30mm机炮以及两挺MK-26 Mod18 0.5英寸机枪,其中两门MK-46机炮塔分别位于舰桥前方以及直升机库上方左侧的平台上,两型机枪机炮分布于左右两舷。
MK-46火炮模块系直接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发的EFV两栖远征坦克(Expeditionary Fighting Vehicle)移植而来;相较于EFV使用的炮塔,舰用版本取消M240 7.62mm同轴机枪。EFV源于1974年8月开始发展的先进两栖载具(AAAV),于2011年1月遭到取消。此外,MK-46也是美国海军新开发的濒海战斗舰的水面作战套件的装备之一。MK-46 Mod1使用ATK的MK-44巨蝮II型(Bushmaster-II)30mm机炮,衍生自巨蝮(Bushmaster)-III型35mm机炮,安装于双轴稳定基座上以提高命中率,整合有具备红外线热影像仪/激光标定器以及电视摄影机的光电火控仪,可由战情中心遥控或在炮位上以人力操作。
动力设计
圣安东尼奥级采用柴油机推进系统,主机为四具柯尔特-皮尔斯蒂克(Colt-Pielstick) 2.5STC中速涡轮增压柴油机,电力供应则交给五具2500kw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SSDG柴油主发电机,此发电机具有自我清洁能力的过滤器。圣安东尼奥级的推进系统使用新设计来提高航速性能,然而这个性能是通过压榨发动机在极限性能指标负禁运作而达成,所以之后问题重重,调整工作也十分艰辛。
性能数据
问题层出
成本问题
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到2005年交舰服役时,总费用已经达到17.6亿美元,这还没算进之后为了解决各种问题花费的资金;总计前五艘圣安东尼奥级的实际成本达到平均每艘17亿美元的水平,而最初规划的平均单价却只有8.6亿美元,上涨幅度几乎是百分之百。不过英格尔斯厂也在逐步调整改进圣安东尼奥级的建造程序,从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到九号舰萨墨赛特号,建造过程总计减少了200万个工作小时以及相关的成本。依照2007财年的币值,萨墨赛特号的成本约13亿美元(不包含先期备料的成本)。在2012年8月上旬,美国海军与亨廷顿·英格尔斯签署LPD-27的细部设计与建造合约,价值约15亿美元。
延误问题
本世纪初美国造舰计划管理混乱、时程与成本失控以及监工不良等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圣安东尼奥级的建造,使其质量大为降低 ,并多次发生进度落后与预算超支。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原订建造预算约8亿美元,然而实际上却耗资18亿美元,超支了10亿美元之多 ,进度也严重落后,原订在2002年7月7日服役,但由于Avondale造船厂的延误,直到2003年7月12日才下水,而且到了下水超过一整年后的2004年12月都还不能以自身动力航行,只好以拖曳方式拖到密西西比州的英格尔斯船厂进行舾装。虽然圣安东尼奥号在距离开工的六年以后,在2006年12月进入 美国海军服役,但是直到2008年初都还无法有效值勤担负任务。
质量问题
圣安东尼奥号在2005年8月底由美国海军接收并驶离船厂,三天后船厂所在的新奥尔良就遭到卡特里娜飓风袭击,该舰的测试进度也因而受到影响。在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的救灾行动期间,海军与海岸警卫队相关人员、政府官员利用圣安东尼奥号成为一个救灾作业平台,舰上也收容若干无家可归的船厂工人。圣安东尼奥号在接受美国海军进行验收测试时,连续两次没有过关,被迫回到船厂检修;检修完毕进行海试时,又曾发生右舵机卡死的状况,一度导致无法出港;抢修排除故障后,在海试途中又发生燃油回路通风系统故障 ,导致可燃油气堆积,此外进行直升机起降测试时,也发生飞行员和甲板引导官之间通信中断的问题。
2008年初,圣安东尼奥号终于进行第一次正式勤务,然而却由于舰尾舱门故障无法关上,延迟了48小时才修复出港。 在2008年8月,圣安东尼奥号进入中东海域第一次实战部署;然而到10月底,圣安东尼奥号却发生推进系统的润滑油供应系统严重漏油的状况 ,有火灾危险,被迫在10月31日进入巴林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海军立刻派遣约30名技术人员赶赴巴林,就地为圣安东尼奥号展开维修。历经25天的整修之后,圣安东尼奥号才在11月25日从巴林启航,返回美国;这次整修耗资140万美元,出问题的原因在于润滑系统相关管路安装、材质用料与焊接都不合格。
二号舰新奥尔良号也出现许多问题;首舰圣安东尼奥号完工同时间在建造的纽奥良号建造进度已经过半,所以无法避免许多已经在圣安东尼奥号上发现的问题。纽奥良号在测试时发现车辆储存区与泛水坞舱甲板的材质用料有问题,坞舱与飞行甲板还发生锈蚀,不合乎标准;船台甲板 的通风机风扇扇叶破损而无法运转,车辆甲板的舱门不能正常运作,升降机故障;海军陆战队对于舰上的铺位安排也不满意,认为将影响适居性和值勤效率。在最终的合约测试前,新奥尔良号的主机还发生故障,导致延迟10小时才入海,测试时舰上许多通信装备无法运作,拉姆防空导弹测试时只发射一发便失去了电力,只能重新启动火控计算机 。
在2008年11月,圣安东尼奥号的四台柴油机先后发生故障,检查时赫然发现齿轮减速箱的润滑油里有金属碎屑,应该是建造施工时工人不慎遗留的,导致了机械的磨损。经检查后,圣安东尼奥号与纽约号的润滑油系统都遭金属碎屑的污染,导致柴油主机的曲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磨损。纽约号在2009年12月的海试中,便由于柴油机曲轴磨损导致偏差,进而发生故障。 在2009年2月,在中东、北非一带执行反海盗勤务的圣安东尼奥号行经苏伊士运河时,两具全力运转的柴油主机之中,其中一具突然开始逆转,导致圣安东尼奥号失控,险些撞上附近船只 ,这次意外是因为轮机控制系统的问题。
因为润滑油系统等机械问题,圣安东尼奥号与纽约号在2010年1月被迫停航,展开检修。在2010年4月13日,美国海军与英国BAE System签署一纸2960万美元的合约,负责修复圣安东尼奥号与纽约号的主机润滑油系统,其中纽约号的柴油机曲轴需要更换 ;然而,随后显示检修工程的耗资与工时都超过原本预期。原本美国海军认为圣安东尼奥号的检修要花费4到5个月,耗资500万美元,但在进行评估作业时,更多问题浮出台面,包括发现最初建造时主机、减速齿轮都未正确安装,使得整个工期延长为11个月,维修成本至少3900万美元(最终可能更贵)。
美国海军希望能通过此次大修尽可能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圣安东尼奥号的种种“顽疾”,保证该舰重返美国海军序列时能真正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为此,美国海军在2010年10月甚至取消了该舰在2011年预定的作战部署计划。 在2011年5月26日,经过10天试航之后,美国海军证实圣安东尼奥号 的轮机工作完全正常,整个试航作业在6月15日结束。随后在2011年7月至8月,圣安东尼奥号展开一项短程的训练部署;然而在2011年7月,圣安东尼奥号在航行时又发现柴油机无法全速运转,因此再度进行检查整修,结果又发现原维修承包商Earl Industries的若干工作缺失,而整修工作于8月3日完成。
服役动态
2008年底,鉴于索马里周边海域海盗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国际航运安全,包括美国、北约与欧洲国家、俄罗斯、中国等都陆续派出舰艇进入索马里海域维护航运;在2009年1月,美国将包括美、英、法、德、加拿大、丹麦、荷兰、巴基斯坦等22国国的舰队联合组织为第151特遣舰队(CTF-151),统一协调所有护航与反劫持任务,编成之初就以圣安东尼奥号为旗舰。
2009年3月20日,圣安东尼奥级的二号舰新奥尔良号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与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哈佛特号(USS Hartford SSN-768)发生碰撞,哈佛特号的帆罩部位正面撞上纽奥良号,导致其正面破损,与舰体连结处破裂进水,整个帆罩并微微向右歪曲,舰上有15人受到轻伤;而新奥尔良号被撞后油槽破裂,造成95000升的燃油外泄。事发后两艘舰艇都以自身动力返港整修。新奥尔良号的修复工作由Bahrain厂负责,花费230万美元,然而哈佛特号攻击核潜艇的整修则花费超过1亿美元。
反导舰改型
2013年4月8日,亨廷顿·英格尔斯在华盛顿举行的海军水面·空中·太空联盟展(Navy League’s Sea-Air-Space)中,正式公开展出LPD FLight 2的弹道导弹防御(BMD)版本。LPD FLight 2 BMD取消了舰尾楼结构,因而腾出了大主甲板面积,两舷总共装备18组16联装MK-57垂直发射系统,总共有288个发射管空间,可装填标准SM-2/6防空导弹与SM-3系列反弹道导弹。LPD FLight 2 BMD舰桥上方设置一个大容量的塔状结构,用来装置四面AMDR相控阵雷达,其天线尺寸远大于伯克Flight 3所能配备的版本,具有更优秀的侦测弹道导弹能力,此外舰桥顶部还装有一座21联装RAM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LPD Flight 2 BMD的舰体中部设有一个包含一具烟囱的小型上层结构,纵列安装了第二座21联装拉姆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一座博福斯57mm舰炮。虽然原本的机库结构被取消,但LPD FLight 2 BMD舰尾划出一个大面积的起降甲板,包括一个能操作MV-22倾斜旋翼机的大型直升机起降区;而原本舰尾坞舱则被改成一个升降式的机库,足以容纳一架机翼折叠状态的MV-22倾斜旋翼机,使用时由升降机举升至舰面甲板,如此就充分利用了原本坞舱的空间。此外,舰首装置一门口径至少5英寸(127mm)的舰炮;依照此炮塔模型的比例, 可能是先进舰炮系统的轻量版本。当然,LPD FLight 2 BMD也强化了电力供应,以应付功率庞大的AMDR防空雷达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直接能量防空武器。
本级各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1:59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