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悼歌(Stabat Mater)是一首创作于13世纪的
诗歌,十八世纪时配上素歌曲调后成为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一首歌咏。(中译为《圣母悼歌》的诗歌其实全称应该是“Stabat Mater Dolorosa”,意思是“站着的悲悼圣母”。这句拉丁文现在被简化成 Stabat Mater,翻译成中文时如果直译,那就是“站着的圣母”,会显得有点莫名其妙。所以翻译时候加了“Dolorosa”的含义,而去掉了“Stabat”的含义,并按中文的规律重整了一下,变成了“圣母悼歌”)后来这首诗歌也吸引了许多著名古代、近代、乃至现代作曲家为之配乐,如维瓦尔第、佩尔戈莱西、罗西尼、德沃夏克和席曼诺夫斯基等等,而佩尔戈莱西的那首则是典范之作。
内容简介
根据《牛津音乐词典》介绍,这部作品是为
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管弦乐队而作”。与其他同类形式作品不同的是,这里改为以女高音和女中音来担任,并用一个小规模的合奏乐队伴奏。
伦敦交响乐团在阿巴多手下表现得如同小型的室内乐队般通体澄明,而音色之丰又在小型乐队之上,其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能力叫人惊喜不已。而两位演唱者也不负所望,她们使这部作品中蕴涵的情感随同音乐一道,不仅升向了空中,也深入了我们的内心。它所表达的情感是超越宗教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哀悼包含了无限的情思,体现的是那份热爱之心,而爱心的倾诉本身就不能不具有惊人的力量,当爱心化为旋律尽情而出时,这就是世上最美的音乐,无论你是否信仰基督,它都会深深地打动你。
作品
说到佩尔戈莱西的《圣母悼歌》,还应提及一部特别有意思的作品:J.S.巴赫的《诗篇51号》(BWV1083)。如果将二者对比来听,你会发现尽管它们音乐风格不尽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旋律,这正是J.S.巴赫改编版的最奇妙之处在于,他将音乐变成了纯粹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作品的两个声部被大规模地扩充,器乐编制也被扩大,歌词被替换成《圣经·诗篇》的第51篇。新的内容不再是表现十字架旁哀悼耶稣的圣母,而是“诚恳悔罪切求恩宥”的诗句,据《圣经》载:“大卫与拔示巴同室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诗篇被划分为13个小的段落,最后仍以“阿门”为结束。贯穿全曲的男童声的独唱、重唱、合唱美妙无比,宛如天堂中的小天使们在歌唱。音乐的情感与佩尔戈莱西原作相比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虔诚成为主导,最后的“阿门”一片欢腾,歌声流露出更为浓厚的宗教情感。
曲目
Stabat Mater
1. Duetto. Grave 'Stabat Mater dolorosa'
2. Aria. Andante amoroso 'Cuius animam gementem'
3. Duetto. Larghetto 'O quam tristis et afflicta'
4. Aria. Allegro 'Quae moerebat et dolebat'
5. Duetto. Largo - Allegro 'Quis est homo, qui non fleret'
6. Aria. A tempo giusto 'Vidit suum dulcem natum'
7. Aria. Andantino 'Eia, Mater, fons amoris'
8. Duetto. Allegro 'Fac, ut ardeat cor meum'
9. Duetto. A tempo giusto 'Sancta Mater, istud agas'
10. Aria. Largo 'Fac, ut portem Christi mortem'
11. Duetto. Allegro (ma non troppo) 'Inflammatus et accensus'
12. Duetto. Largo assai - Presto assai 'Quando corpus morie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