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盖尔教堂,在德国教堂
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建于1001年—1033年前后,东西两部分接近对称,侧廊宽敞,两端为突出的楼梯塔,墙龛和圣坛很大,教堂入口设在北侧厅。
在两个横厅与中堂交叉处有两座方塔,东塔东侧为圣堂,西塔西侧为圣绩堂(下面为埋葬圣者或者遗物的密室)。中堂为3廊式(单侧廊式),入口在正西和中堂的南北两侧。在横厅端头共有四座圆塔(底部为多边形),内有楼梯。中廊两侧为拱廊,拱廊至顶棚之间有大面积无装饰的墙面,顶棚附近有高窗,顶棚有彩绘。整个建筑布局清晰,装饰洗炼,是早期罗马风建筑中的杰作。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
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
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
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