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瑟修院圣堂位於三巴仔街。圣若瑟修院圣堂由耶稣会会士兴建,1746年动工,1758年落成。在1903年重修,1953年罗若望主教策划再行修葺:圣堂的正面改用上海批汤,并采用假云石祭台。
圣堂内并设有古旧且具相当艺术性的告解亭。圣堂右边高塔上有大小铜钟各一,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由意籍著名铸造家卑他利华建造。教堂正中建有半球型拱顶,气势宏伟,其内部结构仿造罗马圣伯多禄大殿的风格。圣堂每天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开放,逢周三休息。
圣若瑟修院创办日期不详。有历史记载的,是耶稣会士于1728年2月23日取得现址,当时人称之为圣若瑟楼。经过三十年经营,院舍陆续落成。圣若瑟修院大楼久历沧桑,先后曾于1903年、1953年和1995年进行修葺。三巴仔街一号和岗顶前地一号旧楼,已于1953年拆卸重建。 与圣若瑟修院毗连的圣若瑟修院圣堂于1746年兴建,1758年落成,规模仅次于耶稣会士兴建的圣保禄教堂(现
大三巴牌坊遗址前身 ),因此中国人称它为“三巴仔”。1865年,教堂增加了四根巴罗克式柱子,用以支撑唱诗台。1953年维修时在教堂外立面铺上石米饰面,破坏了原始面貌。直到1998年,文化局对圣堂作整体维修,1999年11月竣工,除恢复原来的外立面外,并加固圣堂结构及重铺教堂木地台。
圣若瑟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楼及圣堂组成,是一座带有内外花园的修道院,修院入口大门设于三巴仔街、大门与圣堂入口成一轴线关系,中间以54级由花岗石建造的阶梯相连,修院建筑入口则设于圣堂右侧。历史上,大楼及圣堂都经多次改动。 修院大楼最初为二层建筑,经加建成今天三层规模,大楼主要以青砖为建筑材料,宽厚的墙身建在花岗石基础上,修院内各层房间一般由既长且宽的走廊贯连,其中一条南北向走廊宽3.8米,长达80米,长廊两边墙体房门或是面向内花园的窗口均为半圆拱状。空内与走廊垂直方向极少固定间墙,方便随时灵活以木板分隔。除地面层铺麻石或大阶砖外,其余各层均铺上柚木地板,并设有木天花,大楼之屋顶为中式瓦顶,杉木梁直接架在墙体上。整个大楼设计以简单灵活为主,装饰线条也不多。与大楼建筑之纯朴简洁相反,修院之圣堂却是以华丽夸张的巴洛克风格著称。教堂共设有三个正面入口,两侧入口设有祭坛,才到主堂。中间入口直达主堂,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长轴长27米,短轴长16米,长轴两端分别为入口前厅及主祭坛,祭坛供放圣若瑟像,是一巴洛克式设计,装饰甚多,其中两组四枝腰缠金叶的旋柱最具特色,柱头则以破山花形式收结。而与之呼应的是入口前厅中四枝支撑二楼唱诗台的木制盘旋柱。主堂左右短轴分别为供放耶稣及圣母之祭坛。祭坛亦是一种巴洛克式设计,它凸出于墙身,祭坛两侧有圆形及方形科林斯式柱一条,方柱亦有破山花点缀,祭坛及唱诗台顶部均为白色拱形顶,配以黄色花纹图案装饰与白色墙身呼应。四个拱顶形成一四边内弯之正方形空间,其上以一罗马式穹窿封顶,穹窿直径为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开有三环各16个窗户,其中最高一环为假窗,另两环才具有透风及采光功能,穹顶内侧为白色,中间是黄色的耶稣会徽。教堂正立面为一雄浑的墙体,其宽度为24.6米,两条多层之檐口线及6条多次收分的壁柱将立面大致分为上下、左右各三部份,顶层两边为对称之钟塔,塔顶为琉璃瓦顶,其高度为19米,左钟塔三个窗洞放有大铜钟,左边钟塔正面窗亦有一铜钟,以及一小门通往天台,中间部份则是一直弧线结合的山花,其高度为17.5米,山花中有一耶稣会徽雕饰。 第二层主要开有三个窗户,两侧较小但有弧形窗楣及周边浮雕装饰,中间窗户属于唱诗台,是一占踞整层高度之长方形百叶大窗。地面层则设入三个入口大门,两侧较矮窄,故有空间作周边装饰及门楣。中央为厚大木门,其两边壁柱上则以破山花形式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