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是唐小禾于1971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彩画,现被私人收藏。
画作内容
1966年7月16日,73岁高龄的毛主席在武汉再次畅游长江后,毛主席在甲板上,身着白色浴袍,男女士兵及儿童组合成的“工农兵”队伍拥护在毛主席的周围。在他们的簇拥下,毛主席挥手致意。红小兵拿的救生圈则挡住了主席的赤足,避免了裸足的出现。
创作背景
1956—1966年的10年间,毛主席共畅游长江17次。1966年7月16日,73岁高龄的毛主席在武汉再次畅游长江,历时1小时5分,游程近30华里。《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在头版头条登载了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报道和照片,全中国人民都很受激励和鼓舞。《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就是对这一事件的记录,是唐小禾为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的全国美展所作。画这一题材不是来自政治任务,而完全是出于唐小禾自己内心的一种不可压抑的“革命激情”。
《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创作时间很短,素描稿画了两天,画布上也只画了9天,人物的造型完全出于唐小禾自己的想象,为了研究阳光曝晒下人的皮肤及衣着色彩,其阳光、水分、天光,反光的相互关系,唐小禾还找人做模特画外光习作。画中的毛主席形象原本是直接采用毛主席游泳时穿泳裤的新闻照片塑造,但画在送审时,领导觉得在美术作品中人们不可能接受一个穿着游泳裤的毛主席形象,另外毛主席赤裸的脚露出来似乎也有损于伟大领袖的崇高感。于是,唐小禾在改画时加上了浴袍,并用一个红小兵手拿的游泳圈挡住了毛主席的赤脚。
艺术鉴赏
主题
该画作的主题有更深的寓意,毛主席曾把“阶级斗争”看做是人类社会的“大风大浪”,他与长江“大风大浪”搏斗的同时也反映了他与人类社会的“大风大浪”搏斗的英雄气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被看做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该画作中是借毛主席畅游长江的事件,把毛主席定位在伟大的领袖和伟大的舵手来歌颂。
形象
该画作的创作完全符合“文革”美术要求的“三突出”“红光亮”“高大全”的原则,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在处理画面,呈仰望的视角,人物造型有如雕塑一般。甲板上的人物姿势和动态都近似舞台的造型,他们组合成“工农兵”的队伍拥护在毛主席的周围。与他们相比,毛主席的体型显得巨大而魁梧,他白色的浴袍使他在人群中突出而醒目。
色调
该画作中鲜明而热烈的颜色是出于主题的需要,同时在外光技法的表现上唐小禾受到苏联画家杰依涅卡的影响,故画面的整体色调都用得十分明快和响亮,这既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也与武汉盛夏的户外环境相协调。
后世影响
“大风大浪章”,俗称“游泳章”,是根据《在大风大浪中前进》设计制作的,像章上镌有毛主席从长江中游泳上岸,作招手状的半身肖像,背景为红旗、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水。该章为铝质,直径8厘米。
重要展览
1964年,《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在“第四届全国美展”中被展出。
1972年5月23日,《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中被展出。
2008年,《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亚洲协会博物馆举办的“艺术与中国革命美术展”中被展出。
作者简介
唐小禾,1941年4月生,湖北武昌人。擅长油画、壁画。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楚乐》《火中凤凰》《葛洲坝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