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集始于元朝时期,主要有县城的仙苑、依新区的榜头等。
基本简介
旧志记载元朝时县内已有圩集。每旬三圩: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各圩自成惯例。许多地方自春社至春耕结束前还专设牛圩。农业集体化后,牛圩渐废。70年代中期,又一度取消一般圩集,连几个主要市镇也规定每半月上市一次,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私养耕牛,牛圩复兴。多数乡镇每旬三圩也相继恢复。
康熙四十六年(1707),“乡有日中为市”。至乾隆二十二年“自城至乡,致民聚货”“好言相商,交易而退”。
民国22年(1933),主要圩集有:县城的仙苑、依新区的榜头、龙门,兴善区的蓬莱、金谷、魁斗,来感区的湖头,长坑区的长坑,新崇区的仙景、西坪等10个。民国26年,除仙苑、湖头有列商成市外,其余以集圩为市,圩期5天一圩或5天二圩。至民国34年全县圩集达32个,即仙苑圩、官桥圩、龙门圩、蓬莱圩、科名圩、尚卿圩、龙山圩、长坑圩、多卿圩、感德圩、由义圩、大格圩、桃舟圩、珊屏圩、下地圩、福春圩、蓝进圩、进德圩、西坪圩、尧阳圩、新康圩、金榜圩、卓元圩、大坪圩、罗岩圩、三洋圩、新浦圩、仙珠下洋圩、举溪宝山圩、赤水圩和湖头市。除湖头每日为市外,其余按5天一圩或5天二圩。
发展历史
1949年圩集仅有蓝溪沿岸的城关、仙苑、魁斗、魁尾、金谷、三元、湖头等处货物集散地和官桥、龙门、西坪、蓬莱、长坑、下长泰等圩场进行小宗杂货交易。
1952年,恢复城关、官桥、西坪等21个圩场,恢复历史赶集时间。
1953年1月,城关改为逢公历一、六为圩期,湖头设柴炭、石灰交易所,官桥、西坪、龙门设立粮食、牲畜交易所。
1954年,集市发展为33个。即湖头、城关、长坑、官桥、蓬莱、龙门、仙苑、下洋、西坪、金榜、大坪、龙居、科名、尚卿、虎邱、举溪、罗岩、感德、桃舟、蓝田、珊屏、祥华、赤岭、金谷、三元、美滨、后垵、魁斗、参内、三乡、剑斗、榜头、南斗。
1957年,圩场改为29个,即城关、仙苑、蓬莱、龙居、科名、由义、长坑、蓝田、桃舟、感德、祥华、珊屏、福春、美西、仙景、举溪、三洋、西坪、金榜、大坪、罗岩、三乡、赤水、虎邱、尚卿、官桥、龙门、榜头、湖头(天天圩)。
1958年,集市无形封闭。
1961年,恢复集圩贸易。原卓元、榜头、大格、福春、尧阳、赤水圩场自然消失,新形成的圩场有赤岭、剑斗、东溪。有座商经营,没形成圩集的有虎邱、金谷、三元、美溪、后垵、魁斗、参内、南斗等地。
1965年全县圩场达28个,13个猪苗交易所。
1970年3月废除旧圩期,规定全县统一圩期,1971年1月规定,全县统一10天为一圩。
1979年1月,规定全县逢阳历一、六为统一圩期,恢复5天一圩。
1987年,全县圩集为28个,牛圩3个、交易所29个,圩期穿插进行。城关圩(逢阳历一、六),官桥圩(包括牛圩,逢农历二、七),赤岭(天天圩),龙门圩(逢农历三、五、八),金榜圩(农历一、三、六、八),罗岩圩(农历四、九),大坪圩(农历四、九),龙涓圩(农历五、十),举溪圩(农历三、八),三乡圩(农历一、六),尚卿圩(农历三、八),西坪圩(包括牛圩,农历四、九),三洋圩(农历三、八),科名圩(农历二、七),长坑圩(包括牛圩,农历五、十),祥华圩(农历四、九),多卿圩(农历一、六),珊屏圩(农历一、六),蓝田圩(农历四、九),进德圩(农历一、六),感德圩(农历一、六),桃舟圩(农历二、七),剑斗圩(天天圩),湖头市场(天天圩),蓬莱圩(农历二、四、七、九),龙居圩(农历三、八),东溪圩(阳历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