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洞镇,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地处
方山县中部,东接交城县
庞泉沟镇,南邻
峪口镇,西毗临县
大禹乡,北靠
积翠镇,为方山县人民政府驻地,区域总面积213.21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属方山县第二区。
1954年,设圪洞乡,属离山县圪洞区。
1958年,为圪洞公社。
1984年9月,由圪洞公社改为圪洞镇。
2001年1月,石站头乡并入圪洞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9月,圪洞镇下辖27个行政村。
1996年10月,增设城关社区。
2001年1月,撤销大坪、贺家墕、金家圪垯、南沟、山胜、王家山6个行政村,增设石站头、南洼、黄草林、秦家坡、南后庄、高家山、槐树墕、果则园、东胜山、胡家岭、袁家甲11个行政村,圪洞镇下辖1个社区、32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下辖城关1个社区,圪洞、班庄、庄上、前东旺坪、后东旺坪、古贤、横沟、潘家坂、建军庄、车道崖、桑家会、西山、糜家塔、高家庄、阳湾、务云塔、武家湾、郭家湾、津良庄、东沟、水沟、石站头、南洼、黄草林、秦家坡、南后庄、高家山、槐树墕、果则园、东胜山、胡家岭、袁家甲32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圪洞镇下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圪洞社区、班庄村、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后东旺坪村、古贤村、横沟村、潘家畈村、建军庄村、车道崖村、圪洞村、西山村、糜家塔村、东沟村、津良庄村、石站头村、高家庄村,镇人民政府驻圪洞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圪洞镇地处
方山县中部,介于北纬39°48′—37°55′,东经111°10′—111°25′之间,东接交城县
庞泉沟镇,南邻
峪口镇,西毗临县
大禹乡,北靠
积翠镇,为方山县人民政府驻地,区域总面积213.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圪洞镇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分为山地、平川;主要山脉有天壕山、少炉山,境内最高峰位于天壕山,海拔2141米;最低点位于班庄村河谷,海拔1079米。
气候
圪洞镇属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为2819℃;
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482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为100─145天。
水文
圪洞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北川河1条,从北至南流经境内东沟、津良庄、圪洞、前东旺坪等村,长15千米。
自然灾害
圪洞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涝、干旱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0.3次,主要发生在7—9月,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84年8月23日,圪洞镇的13个村降冰雹,持续6—7分钟,最大雹粒直径2厘米,积雹最厚处6厘米,受灾面积1800余亩,绝收800亩,粮食减产18万千克,油料作物2万千克,经济损失1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圪洞镇有耕地3.56万亩,人均0.8亩。
人口
1986年,圪洞镇有户籍4060户,人口16555人。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总人口419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000人,城镇化率33.4%;另有流动人口80人。总人口中,男性21399人,占51%;女性20559人,占49%;14岁以下7762人,占18.5%;15—64岁31049人,占74%;65岁以上3147人,占7.5%;以汉族为主,达41916人,占99.9%;有傣、蒙古、土家3个少数民族,共42人,占0.1%。2011年,圪洞镇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7.5‰,人口密度为每方千米197.5人。
截至2017年末,圪洞镇常住人口为44567人。
截至2018年末,圪洞镇户籍人口为2820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圪洞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540元。2011年,圪洞镇企业生产总值2000万以上,比“十一五”初增长125%。
2018年,圪洞镇有工业企业10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农业
2011年,圪洞镇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4%。圪洞镇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圪洞镇生产粮食5051.52吨,人均120.4千克。圪洞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圪洞镇蔬菜种植面积295亩,产量328吨。
圪洞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圪洞镇生猪饲养量5087头,年末存栏2389头;牛饲养量795头,年末存栏602头;家禽饲养量7.38万羽,上市家禽3.8万羽。2011年,圪洞镇生产肉类480吨;畜牧业总产值4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
2011年,圪洞镇水果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1005吨,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梨。
工业
2011年,圪洞镇工业总产值为0.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6%。2011年,圪洞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4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12亿元,比2010年增长5%。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商业网点200个,职工800人。2011年,圪洞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8亿元,比2010年增长1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34亿元,比2010年增长6%。
邮电业
2011年,圪洞镇邮政业务收入为6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6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041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13所,在校生3186人,专任教师175人;初中3所,在校生4125人,专任教师2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8%,小升初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78人,专任教师140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9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202人,经营管理人才256人,技能人才100人,农村实用人才372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电影院1座,座位700个,年放映2028场次,观众达25万人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8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圪洞镇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圪洞村威风锣鼓。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体育场地1处;7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中央、省、市、县等72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3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5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专业卫生人员4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2011年,圪洞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140人次,住院手术656台次。
2011年,圪洞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6万人,参合率80%。
社会保障
2011年,圪洞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474户,人数4535人,支出751万元,比2010年增长7.2%,月人均138元,比2010年增长7.2%;城市医疗救助80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09人次,共支出12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67户,人数2782人,支出273.8万元,比2010年增长5.3%,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5.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7人,支出31.62万元,比2010年增长1%;农村医疗救助100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94人次,共支出158.4万元,比2010年增长0.78%;农村临时救济2400人次,支出15.6万元,比2010年增长0.7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4.3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70千米,投递点3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0.2万份、期刊0.4万册;有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
移民工作
圪洞镇移民搬迁共涉及6村1684户6184人。从2006年4月17日到6月18日,圪洞镇完成移民4000人;2007年,完成河西安置点660多移民户的宅基地分配工作;2008年,各安置点以及新移民村修建;2009年,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善。
交通
圪洞镇有G209国道等过境。
截至2011年末,圪洞镇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75千米。
历史文化
圪洞镇因镇政府驻圪洞村而得名。
风景名胜
综述
圪洞镇主要景点有圪洞村唐槐、烈士塔、天主教堂、圪洞旧街、圪洞沟山等。
主要景点
烈士塔位于圪洞镇东南方向1000米处,建设于建国初期,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方山县牺牲的革命烈士,是方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堂位于圪洞村凤凰沟以东80米处,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期间经过多次修缮,1999年8月24日在原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是圪洞镇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宗教活动地标性建筑。
圪洞旧街位于圪洞镇以南,曾是方山县集贸主街道,后县城道路改造,遗留至今,圪洞旧街保持着20世纪40、50年代集贸市场的风貌,古式建筑、石板路、小天窗售货口俱全,是古集贸市场。
圪洞沟山后是宋代杨家将屯兵的地方,有“练兵场”、“烧炉山青龙洞”、“铁锤背”等历史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