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径流
地理学术语
又称地下径流。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在自然界陆地水循环过程中的流动。地下径流与降水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共同组成陆地水均衡,地下径流已成为单独的陆地水均衡要素。在水均衡式中一般以多年平均值的水层厚度毫米表示,定量评价中以流量、模数或总量表征。
简介
又称地下径流。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在自然界陆地水循环过程中的流动。地下径流与降水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共同组成陆地水均衡,地下径流已成为单独的陆地水均衡要素。在水均衡式中一般以多年平均值的水层厚度毫米表示,定量评价中以流量、模数或总量表征。地下径流在陆地水循环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认识:①地下径流的年际之间的变化远较地表径流为小;②地下径流在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也远较地表径流为小;③控制地下水位在合理埋深的上下波动,可以减少蒸发量和土壤积盐,增大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年内或多年中的实际循环量,“地下储水介质”作为储存、调蓄降水和地表水的作用日益被人们认识,并将得到更好的运用。
径流方向
地下水的排泄区总是分布于地表相对低下的地方,因此,地形的高低对其影响很大,总体上说地下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尤其是潜水,天然情况下其径流受地形控制明显。
实际上,地下水径流是相当复杂的,很少具有单一的径流方向。以我国华北平原为例,在总的地势控制下、由山前向滨海地下水作纵向流动;同时,山前下降的潜水流在平原中某些部位上升在局部地形的控制下,浅层潜水由地上河及古河道下降、越流补给深层水,而在河间洼地则由深部向浅部作上升越流运动。但不管地下水具体的径流路径如何复杂,都可以通过编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或等水压线图来分析研究。
径流强度
地下水的径流强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水断面的水量——渗透速度来表征。显然、根据达西定律,地下水径流强度的大小与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到排泄区之间的水位差成正比,与补给区到排泄区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在含水层透水中l愈好。地形切割愈强烈且相对高差愈大,补给量愈丰富的地段,地下径流愈发育。如湿润山区的潜水,径流强烈,入渗补给的水在径流过程中溶滤岩土,最终水、盐共同在排泄区排出,使整个含水层的水不断趋于淡化。侵蚀基准面目上潜水径流最为强烈,水的矿化度很低。相反,在于旱地区细土堆积平原的潜水、径流缓慢,由于蒸发排泄的结果,水分及盐分输送到排泄区后,水分蒸发托夫,盐分就地积聚,土壤发生盐渍化。
含水层透水性的差异可以导致径流分配的差异。在水力坡度相同的情况下,透水性越好的地方,径流越通畅,径流强度越大,径流量也相对集中。因此。在大河的下游堆积平原中,在河流边岸附近及古河床分布地段,冲积物颗粒较粗,透水性较好,潜水径流条件也较好,是地下径流相对集中的地段,在这样的地段常常可以找到水量丰富,水质较好的地下水源。
由上可知,潜水的径流速度,不仅关系着地下水的水量,而且,对水质也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径流强度的不同往往表现为水质的变化反之,根据水质情况也可以分析径流强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50
目录
概述
简介
径流方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