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声
地震前发生的现象
地声和地光一样,都是地震前发生的现象。地震发生时,一小部分地震波能量传入空气变成声波而形成的声音。在基岩露出地表和表土层很薄的靠山地区,容易听到地声。听到地声的时间一般在感到地面振动之前,也有的在赶到地面振动之后。
概况
文献中记载人耳听到的地声,有的似火声、雷电声、燃烧声、炮火声,有的似赛车声、风浪声等。仪器记录的地声大多出现在震前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实验表明,在应力达到岩石破裂强度的一半时,声发射信号显著增加,当微破裂进一步发展时,声发射波长由短波向长波变化,因而有可能被仪器和人耳接收。由于地声多在临震前出现,有可能对临震预报和自救有意义。
地声之神秘来自于对地震认知的不足,现在地震学家认为它与地震孕育的特殊过程有关。因为地层岩体内部存在大量微裂隙、密集节理和高空隙结构,这些结构随震前地应力的不断加大,除弱化部位发生变形孕育成地震外,一部分能量会以声发射的方式释放。
在生活常识中,当我们手握一根柴棒两端要将它折断时,棒会受力而弯曲。这个声音不仅来源于即将断裂的部位,而还来自整个棒内的随机部位,声音也出自棒的结构薄弱处的微破裂,同时还可感到微弱振动。随着力的增加,声音也愈频繁出现而且愈强,最后微破裂快速集中到要断的部位,棒终于断裂。这一过程也就相当于地震时“先听到声,后地动”的情景。
地震时原生的声发射具有很短的波长,但短波极易损耗,经多次反射后,回响的声音仅剩长波部份,其优势波段大多落在人和动物的听觉长波域范围内,有的甚至还落在长波域以外。由于人的听力波长长限是20米,长于此限就称为次声波,人是无法听到次声波的,因而无法听到地声的全部,但有的动物可以,例如狗的听域长限就是30米。人耳对次声波虽然无感,但内脏器官却可感受到其影响,如有人震前身体无故不适,原因即在此。
有关地声的报道很少,因为难以候到。只有唐山大地震后的一次小余震时测到过。在震中附近的水井中,地声可高达到80分贝。现在知道,地声多半集中在4.9--70米(5--70赫)左右的波段上。
来源
地声和地光一样,是一种临震前兆,往往发生在地震前的几秒、几分或几小时、几天内。在震中区或近震中的范围内能普遍听到地声。随着距震中的远近不同,所听到的地声也不一样。比如有的类似火焰声,有的类似风浪声,有的则是隐隐有声。在靠近震中的地方,大震前可以听到像水流、狂风大浪、火焰、雷电、赛车开过来的声音,像开山炸石的洪亮火焰爆炸声等。
事例
据调查,距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震前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这些早期听到的地声比较洪亮。如在河北遵化县卢龙县,很多人在27日晚23时听到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声音,声音洪亮,忽大忽小,延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京津之间的安次、武清等县听到的地声,就像大型赛车接连不断地从远处驶过。在剧烈的地动到来前半个小时到几分钟内,震区群众听到了不同类型的地声。这奇怪的声响和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
作用
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越洪亮,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作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2 16:07
目录
概述
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