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带
汉语词语
地带,读音dì dài,汉语词语,是指具有独特的天然边界的区域,是具有某种性质或范围的一片地方。
解释
[zone;belt;district;region;terrain] 往往具有独特的天然边界的区域,在其生物物种与形态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松林地带
森林地带
出处
杨朔《万丈高楼平地起》:“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遥遥对峙,形成渤海海峡 ,正是兵书上所说的咽喉地带。”
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不仅只是民兵,而且所有在战争地带的人民,全都卷入了这个轰轰烈烈的运动当中。”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车子走过了这果园地带,转到了街上。”
军事术语
长条形或带状的作战区域。用以区分军团、兵团任务范围。通常用4个端点来划定并加以表示,如“方庄、李村、南川、尖山地带”。按基本类型,分为进攻地带和防御地带;按规模,分为方面军(集团军群)、集团军和军、师的进攻地带与防御地带。方面军(集团军群)的地带包括若干集团军的地带,集团军的地带包括若干师或军的地带。进攻地带中还包括突破地带,防御地带中又分为掩护地带(保障地带)、第一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火制地带、障碍物地带等。地带的大小,依军团、兵团的任务,兵力编成,敌情,以及地形等情况确定。同级军团、兵团的地带,因任务、敌情、地形等不同,其大小也不同。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27 01:55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军事术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