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戏面具
民间文化表演
地戏来源于明洪武年间(约1368--1398年)“调北征南”的南征军及屯军所传的军傩活动,经逐渐演变并吸收融合当地民间文化而形成。因多为白天在院外场坝、晒坝等空地上表演,故称“地戏”。地戏有较为固定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有特定的舞蹈动作和武打程式套路,有各类不同的角色分配和唱念做打,有专门的唱腔和表演剧目脚本,具有较为成熟的戏剧特点。
地戏传承着强烈的征战军傩特色,脚本大多为依据历史传说中的征战杀戮故事而编写的分卷说唱文本,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西》《二下河南》(又名《飞龙传》)《结指记》《封神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表演内容按脚本分段推进,一部戏要数月才能表演完成。地戏一般应主人家邀请或公议在年末岁头(正月至三月初)开箱表演,用以驱邪冲喜、贺岁迎神、纳吉娱人。地戏出场人员一般都要戴上面具,面具依不同角色雕刻着彩,以敌对双方各类主帅、将军、文官、武将、军童等分别造型,并有僧、道、丑及部分神仙、鬼怪以及男女老少,虎、狮、马、猴等动物类别,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
用丁木(亦用桦槁、漆木、梧桐等材质较轻且不易开裂的乔木),造型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特定的规范。地戏面具雕刻上彩比巫傩面具精细规整,人物面具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两大类,各类角色之间面貌神态共性较强,个性较少,程式、概念化表现较为突出。各类人物面具雕刻中,特别注重帽盔、耳翅等细部雕饰和区分,形成其一大程式特色。如武将着盔,盔上可依不同身份分别雕刻龙、麟、狮、象、虎、马、云、雾等各类图案。同是龙盔,正面武将为圆龙起云,反面武将则为扁龙起雾;同是武将,正面人物头盔护耳可雕麒麟、狮、象,反面人物则只能用青狮、虎、马;同是正面将军,则男将用龙,女将加凤。正面人物同一底色出面,反面人物则多为花脸上彩:正面人物顺眉风眼,唇齐口正,威武慈善,反面人物则棱睛暴珠,獠牙呲角,凶恶可憎;丑角则歪嘴吊眉,滑稽可笑等。
地戏面具雕刻上彩后,需请法师上香敬祭开光后才能进箱保存并开箱上场使用。面具一般都是戴在额头上,下用青纱掩盖,表演者可从左右或下部透过青纱观看呼应。武将需背牌插旗,执枪佩刀,以鼓锣击点伴打助威。
市境内地戏表演主要在六枝特区落别、大用、折溪一带的汉族军屯后代所居村寨中流传。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在相关区、乡组建专门的业余地戏团,表演部分经过改编的地戏传统剧目,后于60年代初期解散。“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传统地戏禁演,大部分面具被烧毁。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各地传统地戏班子重新制作所需面具并恢复表演。较有代表性的有落别乡纳骂村李周班,大用镇骂冗村柏家班,折溪乡折溪村江润班以及六堡村曾肖班等。各地戏班中均为一班一戏,表演内容故事不同。面具制作年代不一,角色也不一样,艺术也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5 08:4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