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洞》是奥匈帝国作家
弗兰茨·卡夫卡创作的中篇
小说,最初发表于1928年,后收录于小说集《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
内容简介
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小生命,为了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地洞,内有通道、广场、城郭,有伪装着的入口,有使敌人找不到入口的迷津。但在设计得如此坚固的城堡里,小动物依然被黑暗笼罩着,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不安定感弥漫于四周。小动物总是担心敌人来袭击,认为敌人会夺走自己为之付出了劳动和艰辛的地洞,于是常去入口外躲藏起来观察有无敌人走近,劳累至极也不愿让另一个生命帮着完成这项任务……无休无止的忧虑使小动物不能静下心来从从容容地安享地洞内的生活。
创作背景
卡夫卡女友朵拉回忆说,该作品绝大部分篇幅完成于192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卡夫卡“在傍晚时候开始写,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完成,后来又进行了修改”。作为卡夫卡临终前的作品,外界多认同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卡夫卡的艺术化身,认为小动物在地洞中惶惶不可终日的处境,正是卡夫卡在贫病交加之中的生存体验在艺术上的升华。
《地洞》是卡夫卡写作生涯中倒数第二篇规模较大的作品,但生前没有发表。马克斯·布罗德编辑出版了这一作品,题名也是他拟定的。该作1928年首次发表于杂志《Witiko》,1931年收于布罗德所编的《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
人物介绍
主人公
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鼹鼠类动物。“我”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我”又常年不断地改建地洞,辗转不停地把粮食从地洞的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仿好防御工作以防外界强敌前来袭击。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种未知的危险、向它周围无穷的一切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离开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里”“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然而它永远在挖掘新的地道,在这个没有尽头的迷言里,面对“一种我始终应该担心的东西,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防备的事情:有个人来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普通小人物失去安全感、生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
小说《地洞》中描绘了一个充斥着矛盾痛苦和恐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莫名的矛盾总是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本来小动物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修建了一个规模宏大、“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十分安静舒适的地洞,地洞的庞大、坚固、隐蔽,以及结构设计的巧妙等,似乎都说明它是完美的;然而地洞却又是确实不完美的,洞口进进出出的暴露、洞里“间隙性的声音”等,地洞致命的缺点随处可见,地洞又怎么可能是完美的呢?同时,对于地洞中的小动物来说,一方面它可以在洞里放松地“睡个安安稳稳的美觉”,另一方面它又会为洞里细微的声音,以及由它自己生发出来的想象而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一方面它希望拥有地洞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隐蔽生活环境,过着幽居的享受孤独的快乐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想让外界知道地洞,知道自己,从而证实这一切的存在,小动物也是十分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让小动物感到无比的惶恐和痛苦。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洞怎么会生发出这么多的矛盾和痛苦呢?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对人性中规避孤独而又期待孤独的内心矛盾的一种扭曲变形而已。因为,对于人类来说,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以物质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存在会受到物质世界的种种约束和困扰,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又是以社会和个人精神体验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又会受到社会意志和个人意志的操纵,所以,人的生命作为一个核心对象,在各种外在和内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它将是处于撕裂状态的,是矛盾的和痛苦的。
艺术特色
从精神层面来看,小说以自叙自白的方式展开整个情节,第一人称的使用既增强了真实性,又混淆了读者的视野。在文本中,作者这样透视了小动物的心理,“从事这样一项工程,我只凭我的额头,我没日没夜连续成千成万次地用额头撞击土层,假如我撞得额头流血,我就高兴,因为这就表明墙壁开始坚固了,我用这种方式当之无愧地得到了这个城堡。”“我和地洞相依为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把我们永远分开。”小动物视危机四伏的地下王国为心灵的净土、精神的家园,誓死捍卫地洞的安全。相似的是,卡夫卡也以弱者形象自称,但他又凭借“不可摧毁的东西”同外界斗争,视写作为信仰,在孤独中用写作建立起坚实的万里长城。同样,卡夫卡为了捍卫他视之为信仰的写作,曾在信件中表达了他对地洞生活的渴望。卡夫卡将小动物塑造成“弱的英雄”形象,小动物又以永不放弃的精神折射了卡夫卡身上难以觉察的强者的气息和精神。从精神层面来看,两者身上都闪现着超人的影子。
《地洞》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叙述了一个只有一个人物的、关于地洞的故事。故事以“我造好了一个地洞”开始,然后整篇小说围绕着地洞展开,内容涉及地洞的构造、“我”修建地洞的目的、我对地洞的扩建与改造、我为防范敌人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等,最后在我对“敌人”的想象、惧怕、寻找与等待中结束故事。小说没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束,没有清晰的情节线索与时间线索,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
卡夫卡的《地洞》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将空间置于叙事的前景乃至核心,通过空间来组织叙事,言说意义,以空间为作品意义的主体。一言以蔽之,在空间叙事模式中,空间元素、空间逻辑与空间秩序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叙事模式通过对空间的强调,揭示了空间的重要意义,描绘出现代人生存的空间状态,勾勒出人—人关系的空间分布,叙说着现代人的空间体验、空间焦虑、空间危机和空间矛盾,体现了存在与空间之间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
作品评价
莱茵-威斯特法伦技术大学哲学教授瓦尔特·比梅尔:《地洞》乃是关于生命之辩护的小说,在其中,生命就是真正完成了的东西——即是地洞。对地嗣的不满无非就是对生命的不满。其实,当生命已经达到其顶点,也即不可能用以后的满足来敷衍的时候,不满也就开始了。这时候就要不断地考虑,什么事情本来必须有别的做法却没有这样做,那时候还年富力强,决断的自由还没有受到限制,还拥有足够的时间。被耽误的可能性简直就是这篇小说的一个主题。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