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灯秧歌原名鼓秧歌,历史悠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社火文化,是年节时走门串户恭贺新喜的一种歌舞形式,清道光年间与地灯活动逐渐结合,遂称地灯秧歌。主要流行于汾西县勍香镇、对竹镇及佃坪乡一带。
表演队伍
地灯秧歌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表演队伍一共由十一人组成,主要表演者有七人:”举伞人“(亦称“秧歌头”)、“卖弦老汉”,“卖菜婆婆”、“腰鼓手”、两个“媳妇”,一个“小女子”(亦称“跟秧歌的”)。除此外,还有四人击乐伴奏,其中一人击锣,一人击鼓,两人击钹。角色人物服饰和道具特色鲜明,极具喜庆色彩。“地灯秧歌”的表演程序大致分为“打场子”、 “走场说唱”、 “顶四门”、“拉花”等几个步骤。
表演方法
说书人请神开场
摆地灯的第一天开始就要请天上神、地上神等近百位神灵。这些神灵要写在牌位上,用一张大红纸按大小级别写好,在地灯场设一神坛,由请来的瞎子说书。开场一一请来各路神灵,并在三个晚上串灯时,说书先生要给神灵们说书达数小时,在正月二十二那天收拾地灯等器材时,必先由说书先生把请来的神仙一一送走后方可进行。
地灯秧歌表演队伍一共由十一人组成,主要表演者有七人,其中一人扮“举伞人”,亦称“秧歌头”,头戴黑色瓜皮帽,上衣为灰色长大褂,裤子为黑色中式裤,裤腰为白色,穿时将裤腰在腹前交叉叠折系上裤带,扎上腿带。
另外,一人扮“卖弦老汉”,一人扮“卖菜婆婆”,一人扮“腰鼓手”,两人扮“媳妇”,一人扮“小女子”,亦称“跟秧歌的”。
解放前,卖菜婆婆和两位媳妇以及小女子都是由男的扮演。解放后,卖菜婆婆一般还是男的扮演,两位媳妇和小女子一般都换成女的扮演了。除此外,还有四人要击乐伴奏,其中一人击锣,一人击鼓,两人击钹。
演员即兴演唱
地灯秧歌的表演程序大致分为:打场子、走场说唱、顶四门、拉花等几个步骤。
在地灯广场表演时,举伞人率领全体演员及伴奏者走大圈打开场子,然后由伞者开头轮流走进圈中进行说唱表演。说唱的内容无所不包,多是说古论今,演说四季花草日月,恭贺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一般都为即兴演唱。演唱男女一般都由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口才伶俐的人来扮演。其他人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领唱、说唱、二人对唱、三人对唱等。
唯有“小女子”因年小怕羞,不单独进圈表演。“小女子”上身为内穿绿色大襟袄,外套粉红色坎肩,下身穿绿色中式裤或花花中式裤,鞋为金黄色绣花鞋,或软底便鞋,一块长约六尺的黑纱蒙在头上,然后将黑纱两头合扎成长辫子形状垂于肩前,额前纱布上缀上用染黑的麻丝制成的留海,头上插几朵花。
挨门逐户进村表演
说唱表演完后,就由腰鼓手和两个媳妇表演“顶四门”,这是“地灯秧歌”中精彩的舞蹈表演。鼓手头舞“软帽”,手击腰鼓表演各种高难技巧动作,如“转帽”、“低头吐帽”、“左右摆帽”、“下叉转帽击鼓”、“吐帽上掏腿”、“吐帽三掏腿”。两位媳妇敲着小勾锣围着鼓手急步欢跑。接着三人分别在场子的四个角表演四次相同动作组合,即称为“顶四门”。
最后三人表演“
拉花”,就是三人交叉各走各的8字路线,三人所走的路线形成一个六瓣花的图案。“拉花”结束后,仍由举伞人率领大家绕场一周退场,结束秧歌表演。接着秧歌队从“地灯”的入口进去,村民们兴高采烈依次跟随他们开始游“地灯”。
游完“地灯”后,秧歌队还要进村挨门逐户地进行表演。这种走村串户表演一般是每到一家先由鼓手和两个媳妇表演“顶四门”和“拉花”,最后由举伞人根据这家的情况自编演唱一阵,内容也都是恭维、赞扬、庆贺之类,秧歌队每到一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各村只在正月十九至二十一这三天组织演出“地灯秧歌”,参加者多为老年人,年轻人参与者少,并且演出形式趋于简单化,近几年由于资金不足,摆地灯活动和“地灯秧歌”的表演一度停滞。
艺术特点
表演场景隆重盛大,表演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有唱有舞有乐器伴奏,这种灵活多样的集体娱乐舞蹈又有着严谨的表演方式,形成10大曲牌、6种服饰、5种道具、6种造型、19种表演动作和完整的表演场记,演员源自民间,多才多艺,现编现唱现演,充满生活性、趣味性。服饰精致多彩,雅俗一体。夸张而不失民间风味,朴实又不低俗。道具虽仅有鼓、锣、钹、
大镲、
小镲五种,但变化多样,音质轻重缓急厚薄变化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