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Terraforming),是设想中人为改变天体表面环境,使其气候、温度、生态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工程。有时候该词用来总指行星工程。地球化的观念根植在科幻小说和真实的科学中。创造这个词的可能是
杰克·威廉森(Jack Williamson),在1942年发表在《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杂志上的一篇小说中1。但地球化的具体设想则早于此。奥拉夫·斯蒂伯顿(Olaf Stapledon)1930年的《最后和最先的人》讲述了与反对地球化的金星原始居民展开长期战争的故事。
简介
现在太空探索还处在萌芽阶段,很多地球化的计划还处在设想阶段。从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来看,人为影响改变自然环境是可行的,虽然在另一个行星上建造不受自然控制的类地球
生物圈的可行性还有待证明。很多人认为火星是最可行的地球化候选者。现在已有很多关于加热火星表面、改变其大气成分的研究,
NASA甚至还主持了一个有关的辩论。然而,从现在到主动地球化火星等其他天体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地球化所需要的长时间、以及其可能性还有待探讨。其他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伦理学, 物流管理, 经济, 政治方面的考虑,以及改变地球外世界环境的具体方法。
行星工程
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
卡尔·萨根1961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行星金星》的文章,建议对金星实行行星工程。 萨根设想在金星的大气中散布
藻类来吸收
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室效应,直到表面温度降至“适宜”。30亿年前,地球的大气层也是以二氧化碳为主,后来由于蓝绿藻和水分蒸发,才出现氢气和氧气的成分。后来的观测发现由于金星大气的质量太大,用藻类改变是不可能的。即使找到能在金星严酷干燥的外大气层生存的藻类,其从二氧化碳固定的有机物降落到高温的内大气层,又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改造火星
1973年,萨根又在《Icarus》杂志上发表文章名为《火星上的行星工程》,讨论把火星改造成宜于人类居住的可能性[4] 三年后,NASA 的一个研究项目正式探讨了行星工程的问题,但用的称呼是“行星生态合成”(planet ecosynthesis)[5]。结论是在改造火星,使其成为一个能维持生命的可居住行星方面,目前不存在已知的障碍。 同年,研究项目中的一位科学家Joel Levine组织了第一个关于地球化(当时称作“行星模拟”)的科学会议。
座谈会
1979年三月, 工程师、作家James Oberg在
休斯敦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组织了第一次“地球化座谈会”。他在1981年把会议上提出的想法写成了一本通俗书籍《新地球》[6]。1982年,行星学家Christopher McKay在《英国行星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地球化火星》的文章,这是“地球化”这一名词首次被用于正式科学出版物中[7]。该文章讨论了带有自行调节的火星生物圈。1984年,James Lovelock和Michael Allaby出版了一本题为《绿化火星》的书[8],首次提出了在火星大气中加入氟氯碳氢化合物以加热火星的方法。
从1985年以来,Martyn J. Fogg 发表了几篇关于地球化的文章,编辑了《英国行星学会杂志》1991年的的一期地球化专版,并于1995年写了一本书《地球化:行星的环境工程 》[9]。他还有一个专门讨论地球化的网站地球化信息(英文).
区分方法
Fogg用下列术语来区分地球化的不同方面:
行星工程: 用科技来影响一个行星的整体特性。
地球工程: 特用于地球的行星工程,不过仅包括影响全球的过程,例如改变全球变暖、大气组成等。
地球化: 行星工程应用于改变
地外行星的环境使其能够支持生命。其最终目的是制造一个自主运行,能模拟地球生物圈全部功能,完全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
天体物理工程: 比行星工程范围更广阔的可居住性工程。
他还提出了下列区分人类居住性的分类:
可居住行星: 环境类似地球,能够支持人类舒适自由生存的行星环境。
生物可生存行星 : 行星表面的物理环境允许生物繁殖。如果这类行星本身没有生命,则可以通过引入生物改变环境而不需要地球化。
易地球化行星: 不需要大量星际飞船或机器人资源,通过小规模行星工程就可以变成生物可生存的行星。
Fogg认为火星早年是一个易地球化行星,但其现在的环境要地球化困难很大。然而,火星是地球附近最适宜于地球化的一个。火星协会创始人Robert Zubrin 曾制定了一个人类永久定居火星和最终地球化的计划。
地球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但有些研究人员声称,从经济角度考虑太空站是合适的太空殖民手段。当然,如果纳米技术和其他的化学技术继续快速发展,地球化的过程可能从需要几十个世纪加快到几个世纪。但反过来,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改变人体生理,使人们不需要依赖现在地球上的氧气/氮气大气成份和地球重力就能舒适生存。这些改变会减少地球化的需要或者使其变得容易。
维持地球生命的要求
其实维持生命只有一个最低的要求--能量来源。然而要使一个行星适合居住却有很多地理、地化学和天体物理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要允许复杂的多细胞而不只是单细胞生物生存的话。
理论方法
建立大气层
通过把行星上的可挥发物质加热气化,以及引用彗星撞击分解。
增加热量
将铝化
PET薄膜制成的反照镜放置在环火星轨道上,增加火星的总体日照与地表温度,并蒸发水与干冰以增强
温室效应。而直接把光反射到极冠上会使这个方法更有效。
生产、释放
卤化碳亦可增厚大气并加强吸收光照。卤化碳(例如氟氯碳化合物(CFCs)和
全氟化碳(PFCs))是很强的温室气体,且能在大气中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这些气体可由基因改造的好氧菌或是由遍布火星表面的工厂制造。
改变地表
反照率能使光照做更有效的利用。散布于地表的黑尘、
煤灰、暗色的微生物或
地衣,能让更多光照在被反射至太空前就被地表吸收转为热能。能运用生物是特别吸引人的,因为它能自我繁殖。
牵引安全范围下的小行星撞击火星以增加热量、提升星球质量、减少地球化居住后高密度小行星撞击风险。
比较可行的地方
火星
总面积约与地球陆地一样大,但太阳辐射只有地球一半,参见
改造火星。
金星
当前金星只有云层顶端的居住环境是比较接近地球,将金星地球化需要几个重要的变化:去除大部分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和降低金星的500℃高温。这些变化都是非常相关的,因为金星的超高温是因为
温室效应所造成的而温室效应则是被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而且还必须解决其大气压力才有可能移民金星。
木卫二
木卫二(
欧罗巴)是一个地球化的潜在候选人。木卫二的一个优点是拥有液态水,因为液态水对引进复杂的生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将木卫二地球化困难重重。木卫二在木星的辐射带的正中,在其表面上的人类会在10分钟之内死亡,这就需要建大的反辐射装置(现在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再说,这个卫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要加热的话就需要充足的
氧气。
其他可能的地方
其他可能的候选人包括
土卫六(泰坦)、
水星、
木卫三、
木卫一、
木卫四和
月亮,甚至一些大的
小行星,像
谷神星。但是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质量来保持大气层。这样的大气层不一定会保持几万年。再说,除了
月亮,大多数都离
太阳非常远,增加足够的热量甚至比
火星还要难。
优缺点
作为太空移民的两大主要方案,经常和
太空城市比较,各自有其优缺点。
优点
缺点
通俗文化
地球化是一个共同的概念在
科幻, 范围从小说、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及动漫画。改变一个行星的概念为居住实际上在概念之前地球化,在著名的科幻作品中,以这个主题的有沙丘 (小说)、
火星三部曲、
水星领航员等。
参见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