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实体由具子实层部分和柄组成,具子实层部分棒状 、长椭圆形、舌形、匙形、头 状、钟状、近球形等,扁平或者不扁平,具子实层部分与 柄有或者没有明显分界,柄近 圆柱形;子实层为各种颜色;外囊盘被缺;盘下层为交错 丝组织;子囊棒状或柱棒状, 无囊盖,一般具4个或者8个
子囊孢子,孔口在碘液中呈蓝 色或者不变色;子囊孢子长 棒状、近圆柱形、腊肠形、长梭形、长椭圆形,无色至褐 色,具或者不具分隔;侧丝中 部和基部线形,顶部可为各种不同的形态,无色或具颜色 。
对
中国地舌菌科的最初记载是在上个世纪末期(Kalchhrenner & Thumen,1881;Patuouillard,1890,1893),他们首先对地勺菌 Spathularia flavid Pers. 、 Microglossum partitum Pat. 和毛舌菌 Trichoglossum hirsatum(Pers.)Boud. 进行了报道。我国学者对此科的研究始于邓叔群(1932,1934,1939)和戴芳澜(1937,1944)两位真菌学先驱。尤其是Teng(1934)和Tai(1944)的工作首次系统地对此科进行了分类,为该类群在我国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Tai(1944)对云南地舌菌科开拓性的研究迅速丰富了我国当时的已知种类,建立了数量可观的新分类单元,其中大部分种至今对世界此科研究以及对属内种间关系和种内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的真菌》(邓叔群,1963)和《
中国真菌总汇》(戴芳澜,1979)两部著作中对我国此科做了全面记载,代表了我国学者的近代观点,其中包括了对历史上部分名称的订正。臧穆(1983)在《西藏真菌》一书中增加了部分种的分布范围,Korf & Zhuang(1985)为我国增添了一个新记录。作者近期研究表明,中国80年代以前记录此科真菌总计5属35个种和种下分类单元的名称,用现代观点分析,它们实际上代表28个不同的分类单元。在本科志书完成过程中,又发现4个新分类单元,3个国内新记录,并对过去100年中我国此科记录做了分类和命名方面的澄清(Zhuang & Wang,1997)。
中国现有地舌菌科真菌7属37个种和种下分类单元,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Spathularia flavida、Trichoglossum hirsutum和荫蔽地舌菌Geoglossum umbratile Sacc.为常见种,
珀松毛舌菌 Trichoglossumpersoonii F. L. Tai、中国毛舌菌 Trichoglossum sinicum F. L. Tai和云南毛舌菌 Trichoglossum yunnanense F. L. Tai可能是地方特有种。
中国地舌菌科志书的完成,将为我国此科分类研究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