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庙位于台湾
鹿港镇力行街,建筑特色为面窄而进深长,属于长条型建筑,采座东朝西方位,三间起二进式规模。地藏王庙因主祀地藏王菩萨其建筑格局拥有较深长的三川殿和正殿,也成为阴庙建筑的特色。鹿港以北有天后宫,南据地藏王庙,代表鹿港南北一司天、一司地的聚落族群信仰观。
基本简介
地藏王庙初为一草庐小庙,乾隆二十二年自四川天竺尊岩迎请地藏王金身奉祀后,香火逐渐鼎盛,于是地方人士乃倡言重修。嘉庆二十年,八郊重建天后宫,尚有余款,乃拨款改建地藏王庙,成为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建筑。
地藏王庙格局为两殿两廊式,正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左右边龛配祀境主尊神及注生娘娘。三川殿面宽三间,无龙柱,正殿前带轩作为拜亭。庙中存有嘉庆年间的地藏王神像,光绪四年的“天竺尊严”匾,及右侧壁上嘉庆二十三年所立的“重兴敬义园捐提碑记”供民众。
地藏王庙平时只开右门以供民众进出,初一、十五或地藏王菩萨、注生娘娘、境主尊神的诞辰才会打开中门让民众进入祭拜。而一年之中,只有
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才会把庙门大开,并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
在地藏王庙前的有一颗树高约9米、胸径3米、胸围6.1米、树冠幅约50平方米,树龄约有二百五十年的老榕树又称罗汉树,据说“地藏王菩萨是属于阴阳神,所以当初这棵榕树是以榕树枝倒着种的,故俗称“倒头榕”,属于“阴树”。依庙方人员说老榕树的母树部份已经枯死,目前存活的是以前由树干垂下的气根所长成的新株部分结合成新的大树干,盘缠交错极为特殊。
寺庙历史
平常的日子地藏王菩萨庙总是紧闭大门,只开左门,香客稀疏,更令人觉得冷清且阴沉。其实,这正是间「阴庙」,供奉著主掌阴间「行政大权」的地藏王菩萨,另配祀十殿阎君、境主公、注生娘娘。
地藏王庙中主祀地藏王菩萨,从祀神祇则为注生娘娘、十殿阎罗与境主尊神。地藏王庙为一座外观简朴而不失庄严的庙宇,以中轴中心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式,主体构造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形式,三川殿采用燕尾翘起式屋檐,正殿屋顶则为一条龙式,地藏王菩萨庙是历史悠久的古迹庙宇。经过评定后为国家三级古迹。
在鹿港地区遇到家中有重病或厄难者,都会至地藏王菩萨庙内祈求消灾解厄。故香火鼎盛,是一间十分独特且重要的庙宇。位在彰化鹿港的地藏王庙初创於清康熙二年,本为以草芦搭建的小庙,清康熙二十二年改建为砖造庙宇,直到清嘉庆二十年时利用天后宫重建馀资改建地藏王庙。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地藏王菩萨开鬼门
每年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这一天,地藏王菩萨庙会敞开三个门,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大门右边的「鬼门」。鹿港地藏王庙是一平面简单、构造简洁的庙宇,平面依中轴左右对称而盖,由前而后除庙前广场外,配置依序为三川殿、丹墀、拜殿和正殿,地藏王菩萨庙为一沿东北朝西南的中轴,整体配置为典型的长轴型平面。
地藏王菩萨开了「鬼门」,让阴间关了一整年的所有鬼魂「好兄弟」出来阳世间游玩。为了防止好兄弟的骚扰,家家户户便准备丰盛的祭品供拜,此称为「普渡」。农历七月一日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赶回阳间宴飨一番。关鬼门是相对於开鬼门的习俗,地藏王菩萨将鬼门关开放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供拜丰盛的菜肴,并且在每盘菜上插一柱香,然后后焚烧纸钱。
交通指南
自行开车:
1、“国道”一号:由彰化交流道下→转142县道→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
2、省道:彰化→转19号省道→转142省道→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港。
3、省道:由大甲镇→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港。
4、“国道”一号:由埔盐交流道→走东西向快速道路→即可到达鹿港。
搭乘大众运输:
1、由台北搭往鹿港的台汽客运或统联客运,即可到达鹿港。
2、由
台中、彰化搭往鹿港的彰化客运,即可到达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