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武器。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
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
作用
主要用以构成地雷场或地雷群,形成障碍,阻滞敌方行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或破坏敌方装备,并给敌方造成精神上的威胁。
组成
地雷主要由雷壳、装药和引信组成。
分类
按用途,分为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防直升机地雷和特种地雷;按所用引信,分为触发地雷、非触发地雷和操纵(遥控)地雷(见遥控地雷);按制作方式,分为制式地雷和应用地雷。
防步兵地雷按其杀伤作用机理不同,又可分为爆破型防步兵地雷和破片型防步兵地雷。
防坦克地雷按其破坏目标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反坦克履带地雷、反坦克车底地雷、反坦克履带车底两用地雷(又称全宽度攻击地雷)、反坦克侧甲地雷(又称路旁地雷)和反坦克顶甲地雷。
发展
地雷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损失的坦克有20.7%是被地雷炸毁的。中国在
抗日战争时期,运用地雷同日军、伪军作斗争,创造了多种机动灵活的地雷战法,杀伤了大量敌人。1970年,美军在
越南战争中,被地雷炸毁的坦克和车辆占其被毁伤总数的70%,损失于地雷的兵员占其伤亡总数的33%。1976年,美国陆军在奥德堡进行的试验中,将防坦克地雷场与直射反坦克火器相结合,使进攻的坦克突击分队的被毁伤概率提高了21%~73%。地雷场除对进攻目标具有很高的毁伤概率外,还具有阻滞、钳制、诱逼和扰乱敌方作战行动的效能。随着
可撒布地雷和各种布雷手段的发展,地雷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显著提高。地雷的战术运用,在注重防御性布雷的同时,发展了进攻性布雷,可针对敌方的作战行动,出其不意地实施进攻性布雷,使敌突然陷于困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雷的国家。
约在13世纪初,中国就使用了爆炸性武器――震天雷(又称“铁火”)。这种武器可埋设在隘路地段,当敌人逼近时,用缓燃火绳引爆杀伤敌人。这是早期地雷的雏形。到明代初期,有了关于使用地雷的文献记载。焦玉著于永乐十年(1412)的火器专著《火龙神器阵法》中,记有“地雷炸营”“自犯炮”“炸炮”“石炸炮”“无敌地雷炮”等地雷的制法。随着各种猛炸药和雷管的相继发明,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日俄战争(1904~1905)
旅顺口之战中,俄军曾使用应用跳雷和可操纵的应用地雷。同时出现了工厂生产的防步兵地雷。
1916年坦克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1918年德军首先用炮弹改装成应用防坦克地雷,接着德国人又研制成功两种防坦克地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雷在品种、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和提高。据统计,苏联共生产了61种制式地雷,使用过26种引信;德国共生产了36种制式地雷,使用过28种引信。在此期间,防坦克地雷的发展最快,并应用了聚能装药破甲原理和电子技术。1944年,匈牙利人和德国人先后利用聚能装药做爆炸效应试验,使球缺形药型罩翻转,在几百微秒内,锻造成一个能在一定距离上击穿装甲的高速“弹丸”。这一效应后被称为米斯奈-夏丁爆炸效应,利用这一技术制作的爆炸装药称为自锻弹丸装药。这为后来反坦克车底地雷、反坦克履带车底两用雷、反坦克侧甲地雷和反坦克顶甲地雷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军队在北非战场曾使用飞机空投过防步兵地雷,开创了可撒布地雷的历史。70年代以后,由于可撒布防坦克地雷的研制成功和迅速发展,使防坦克地雷的发展趋向小型化。
80年代以后,在加速发展可撒布地雷的同时,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利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微处理机技术,研制了具有初级智能的寻的地雷等。
进入21世纪,随着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能炸药的应用,防坦克地雷将进入智能地雷和智能地雷场的发展新时期。智能防坦克地雷不但增大了地雷的作用距离,增强了地雷主动攻击目标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还可与智能控制平台(雷场管理系统)一起构成智能地雷场,使地雷场具有收集战场信息、处理和传递数据、选择攻击目标的能力,还能与陆军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以便更有效地对付集群目标的进攻。防直升机地雷将向智能型武器系统方向发展,以拦阻、打击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
巡航导弹等。此外,在发展定时自毁、自失效、自失能和可控型防步兵地雷的同时,防步兵地雷替代武器亦将得到发展。
危害
据联合国估计,如今伊拉克依然有约2500万枚地雷和其他爆炸遗留物需要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