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周期
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点
地震活动周期或称地震的周期性活动,是指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点。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地震强烈活动以后,往往需要经过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才会再度活动,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在活跃期中,地震释放了大量能量,需要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积累能量,当能量足以使岩石变形、破裂,地震活动方能再次活跃。
定义
活跃期中的地震,除次数增多外,大地震也增多。两个活跃期之间的时期称平静期。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与特大地震
俄罗斯科学家预言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印尼海啸。该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5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俄科学家新的“M 8S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几年内)预测。专家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的活动会加强。例如,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俄地震学家认为,单独的个体不太可能具有这种密集性。俄地震学家指出,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000公里范围内的262个周期中,有124个地震周期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1]。
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
从1955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平缓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的角动量交换,但突然变化的原因还不清楚。根据美国华盛顿和理士满(Richmond)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可用一条折线近似地表示,其转折点各在1957.79,1961.93和1965.61。在这些点上加速度的变化是急剧的,但速度是连续的。这个现象有无特别的物理意义,尚难断定。季节性的日常变化约为0.6毫秒,相当于±60×10-10,并且各年几乎相同。季节性的加速度约为±650×10-10/年。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风引起的,但潮汐也有影响。
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
2004年,我们在研究特大潮汐时,意外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由于这个变化受到日月大潮的强烈干扰,所以潮汐强度表现为准两年震荡、准四年震荡和准六年震荡,并且叠加日有规律地递进变化。在地球近日点(1月3-4日)附近,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强的特大潮汐。
准四年周期现象
从1951年到1977年,1月6日和8日的月亮近地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叠加每四年重复一次,有四年准周期。递进变化是有规律的。1957年、1961年和1965年都在1月17日(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对应准四年变化周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7年才由1月17日变为1月16日。而且,同日的日月大潮消失。四年周期中,有时三年情况重复,有时两年情况重复,四年中有一年为最强潮汐,位置不断变动,最强潮汐年的准四年变化可持续6-8个周期。预计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当日叠加将形成最强潮汐,造成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全球灾害有很好的对应性,这为强潮汐导致全球灾害提供了新的证据[5,6,7,8,9,10]。根据潮汐强度判断,起始于1953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度4年变化可能延续到1969年,在1973年减弱,1977年消失。1966年、1970年、1974年、1978年具有相同的潮汐条件。
2013年4月20日上午,雅安市芦山县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让正准备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的四川省再次陷入悲恸。
与汶川一样,距其仅100余公里的雅安市芦山县也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这条规模大且位置特殊的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斜跨北东南西方向,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
财新记者发现,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之后的活动,科学界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强震之后再发强震的可能性很小,也有人认为汶川地震后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正在累积,强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冉勇康团队的研究,他们发现,汶川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曾在距今约3000年和600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发生过两次8级左右强震。该所所长张培震曾于2012年4月对《中国科学报》解释说:“冉勇康的最新研究表明,龙门山强震的复发周期为3000年左右。”
汶川强震不到5年,龙门山断裂带再发强震,是否与地震局做出的“3000年复发一次”的结论相矛盾?
国外的一些研究亦与上述结论意见相左。2008年9月,美国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曾发表由日、美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该报告认为,汶川大地震使三条位于青藏高原的活动断裂带更加接近断裂状态,并有可能触发或加速新的7级或以上强震在这些断层上发生。
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家罗斯·斯坦(Ross S. Stein)当时曾对媒体表示,“一次大地震更可能引发另一次大地震,而不是更少。我们通常认为地震会释放某个断裂层的压力。对那个特定的断裂层来说,此话不假;但对临近的断裂层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这份报告参照汶川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和过去十年里观测得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该研究组对汶川附近地区在未来10年里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以及可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结论为,在该区域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机率在57%至71%。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机率在8%至12%,但在未来30年里,该区域发生7级或更大地震的机率上升至23%和30%之间。
该报告还提醒,中国应在地震高危区系统检查建筑物安全,做好防震教育。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文涛对财新记者表示,前述研究中所谓的“复发周期”,实际上指强震原地复发的周期。芦山再发强震,并非汶川之余震,并且,根据初步定位,芦山地震源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与汶川地震东北段的活动位置有所不同。
实际上,前述关于复发周期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古地震历史的统计研究上,研究者只是统计了历史上该地发生地震的时间间隔,就得出了龙门山强震复发周期三千到五千年的结论。
但是该所所长在各种场合所表态的复发周期三千年,都是指汶川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而不是单纯指汶川一地。毕竟“汶川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地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马文涛指出,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学界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次发生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有活动的可能,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南段的破裂是“迟早的事情”,但究竟是“迟”是“早”,并无法判断。
“在研究地震方面,人类还是小学生。”马文涛认为,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情况,科技水平并无法预测具体发震时间。他表示,由于科研和实际抗震工作的延时性,龙门山断裂带地区尚未针对上述南段破裂的猜测做出相应抗震规划。“在建造大型工程时,会考虑到对这里的影响,但对于民居,并无硬性要求。”
在地震中,造成惨重伤亡的,恰是抗震性能较差的一般民居。马文涛建议,今后国家或可出台强制政策,对断裂带上的危旧民居进行搬迁或加固。
相关专家指出,地震活动是有一定周期性。但每个周期的长短是有差别,原因是一次大地震把某个地震带内所积累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因此,必须再积累一个时期才能再发生大地震,这样就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
此外,也有的地震是没有周期的。这跟地质情况有关,比如河北邢台,大约100年左右是一个周期,因为断层带的地壳是有规则的移动,当地下的能量积累到必须使地壳发生移动时,地震就发生了,这种地震是有周期的。
而绝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之外的运动,就促生偶然的地震,偶然的地震往往能量巨大,瞬时引发,并不是周期内。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2 10:10
目录
概述
定义
与特大地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