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实况
在地球表面所做的关于遥感研究的观测
地面实况表示在地球表面所做的关于遥感研究的观测。通常用地面实况来检验通过传感器数据所做出的判读的准确性。
简介
利用遥感技术需要有一些方法来校准所用的传感器或检验取得数据的精确性。地面实况就是用来检验通过传感器数据所做出的判读的准确性。例如若用传感器数据来鉴定农业土地利用,为了能够确定这种鉴定精确性的百分比,就必须了解农田抽样全域的实际地面情况。
地面实况监测的目的
地面数据收集的主要目的,是在成象时候提供同时发生的地面情况的记录。实际上,对于几个以上的小地区或选择的采样点,难以取得同步的数据。不过目的却是在获得传感器数能得据的短时间以内,到采样的地面实况数据。在计划地面数据收集时,应对观测的变量的变化速率予以特别注意。这些变量可以分为瞬变的或非瞬变的。记录瞬变特征的数据(例如作物生长阶段、落叶层、风速、表面水分)必须是近于同步的。非瞬变特征的记录(例如坡度、方位、土壤质地)可以在执行感应任务之前或以后去进行。
地面实况点的选择
地面实况收集地区的选择,可以根据一系列准则来决定。这包括研究目的、满足统计用的样本大小、实验研究的重复性与连续性、到研究地区的通道、该地区现有数据的可用性、人员、装备来源,以及航天站台的轨道特性等。
地面实况收集区的形状
地面数据收集区的形状,取决于统计需要与取数速率。如果一个区可以分层为相对均一的各个小区,就要使数据收集区的采样地址的分布在统计上更为有效。因为分层是有用的,各层间的界线应当把各区分开,在这些区内的种类变量小于区间的种类变量。测量采样地址的数目于是可以用比例分配法来估算。因此,均一的小区的形状,可以影响地面测量区的形状。此外,地面观测所使用的采样技术(格网、面积、线)可以影响区域的形状,例如,沿着现有的道路网的线采样,要比方块面积的采样好。
地面实况收集地区的大小
地面数据收集地区的大小,要受研究目的、统计上的考虑、地面现象的规模、传感器的视角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从传感器试验的目的说,就是希望选择最小的地面实况区,这个最小的实况区能允许仪器和试验人员对大范围的地面-大气情况进行详细的地面监测。如果需要的话,许多小的试验点必须检验特殊表面情况的光谱特征的真实性。
为了寻找传感器影响与特殊表面情况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取得作物的充分样品(一般为30种以上)以便进行统计实验。一定要确定能提供这种样品的地区的大小。
地面实况收集所受影响
由于下列两个因素,使得时间强制力影响了地面数据收集:(1)需要的数据数量与可供收集的资源,(2)地面环境情况的变化速率。例如蒸发率高的地方,就需要经常监测士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一天数次),而在蒸发损失低的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变化可能慢,在给定的时间内只需要作少数几次观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00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面实况监测的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