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圻(拼音:qí、y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最早见于小篆文字。此字本义是边际、界限,读作qí,引申为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还可表示曲岸,水边之地等;又引申为量词,指方圆千里之地;亦可作姓氏。从本义引申为边界,读作yín,古通“垠”。
字源演变
“圻”是形声字。“圻”《说文》或体作(字形2),从土,表示这个字与土地有关,斤声。另或体“坼”又音qí ,与“垠”音异义近。《说文解字》认为“圻”是“垠”的异体字。到了楷书与现在使用的“圻”写法更为相近。
“圻”本义是边际,界限,读作qí。通“畿(jī)”,为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后可表示曲岸、水边之地等;又引申为量词,指方圆千里之地。从本义引申为边界,读作yín,古通“垠”。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地垠也。一曰:岸也。从土,艮聲。圻,垠或从斤。语斤切。
说文解字注
地㖾也。锷字各本无。今补。玄应书卷八引圻,地圻锷也。《文選》《七发》注引圻,地圻堮也。堮者,后人增土。锷则许书本然。浅人以锷为怪,因或改或删耳。按古者边畍谓之垠锷。《周礼》《典瑞》,辀人,《礼记》《郊特牲》,《少仪》,哀公问五注皆云圻鄂。圻或作沂。张平子《西京赋》作垠锷。注引许氏《淮南子》注曰:垠锷,端崖也。《甘泉赋》李注曰:鄂,垠鄂也。按:垠亦作圻,或作沂者叚借字。《淮南书》亦作㙬。《玉篇》曰:古文也。锷作鄂作锷者,皆叚借字。或作噩作㖾者,异体也。锷者,哗讼也。叚借之,毛诗鄂不韡韡。鄂蓋本作锷。毛传曰:锷犹锷锷然,言外发也。笺云:承华者曰锷,不当作柎。柎,锷足也。毛意本谓花瓣外出者。郑笺则以诗上句为华,不谓蒂。故谓锷为下系于蒂,而上承华瓣者。毛云:锷锷犹今人云齾齾。毛、郑皆谓其四出之状。长笛赋注,《字林》始有从卪之鄂,垠锷字之别体也。俗卪阝混殽,故作鄂不作卾,物之边畍有齐平者。有高起者,有捷业如锯齿者,故统之曰垠锷。有单言垠,单言锷者。如《甘泉赋》既云亡鄂,又曰无垠是也。故许以地垠锷释垠。《广韵》曰:圻,圻堮,又岸也。正本《说文》。从土声。语斤切。【十三部】。《广韵》又语巾切。一曰岸也。岸者,水崖峻而高者也。亦曰垠。
垠或从斤。斤声也。古斤声与几声合韵冣近。故《周礼》故书畿为近。《田部》曰:以远近言之则言畿也。郑曰:畿犹限也。是王畿可作王圻。王圻亦可作王垠也。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並渠希切。音祈。界也。王畿千里为圻。《左传·昭二十一年》:天子之地一圻。
又圻父,司马,掌封畿之兵甲。《书·酒诰》圻父薄违。注:薄,迫也。迫逐违命者也。
又与垠通。地埒岸也。《淮南子·俶真训》:四达无竟,通于无圻。《周礼·春官·典瑞》疏:瑑有圻鄂上起,若篆之文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37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