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民
将人口从稠密地区移向稀疏地区
均民即将人口从稠密地区移向稀疏地区。这一主张,在中国历史上萌于先秦,商鞅以“制土分民之律”分析秦国状况,提出“人不称土”,“人土相均”的主张,同现在所说的“适度人口”概念相近。
西汉晁错、东汉王符、唐代白居易在他们的人口思想中均由述及。宋朝的苏轼明确提出了将人口从稠密地区迁移到稀疏地区的主张,认为“中国之地,足以食中国之民有余也,而民常病于不足”(《东坡应诏集·策别十四》)是因为人口分布不均,致使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地无变迁,而民有聚散。聚则争于不足之中,散则弃于有余之外。是故天下常有遗利而民用不足”(同上)。“均民”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末徐光启的“均民务本”对策,既汲取了苏轼“因人之情”,“周时之势”“均民”方策中的思想,且又有新的发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30 18:3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