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骆坑笋(注册商标)在1997年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广东省名优产品称号,在2002年中国华南(清远)首届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该公司出产的清远笋干兼备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爽滑可口,纤维细小,还原率高等特点;鲜笋肉质肥厚、脆嫩、甘、鲜、清爽可口等特点,含可溶性糖份高,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
简介
它已成为清新县的特产,以“第一绿色保健食品”、“岭南山珍,百笋之冠,百蔬之王”的冠冕行走江湖,种植骆坑笋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品种。其实,骆坑笋的威水史还很多———早在1998年的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就出尽风头,被评为名优产品,几年来由于供不应求,村民低调地做着自己的买卖。
形状
它生长于日照短、日夜温差大、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的十里长坑密林之中,造就了品质纯正、甜润不涩、嫩滑爽脆、色泽洁白、气味芬芳、无渣不涩的特点,其笋干(金黄色)也因此扬名海内外,近年均销往台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岭南物产争了光。
烹饪方法
烹笋一定要配鲜肉或腊肉,用火腩炒,用烧肉焖,用腊肉蒸,用土鸡熬,用它垫在北江河杂鱼的底部……大大碟摆上桌,笋味的香、肉味的鲜融为一体,鲜品纤细质嫩、爽口香滑,干品甘香浓烈,化在肉里便抢尽肉的风头。从营养的角度而言,竹笋的蛋白质是植物中比较高的,所以多食对人体有好处。
基本情况
清新县是清远“骆坑笋”和清远笋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清远“骆坑笋”于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广东省名优产品称号。清远笋干兼备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爽滑可口,纤维细小,还原率高等优点;鲜笋肉质肥厚、脆嫩、甘、鲜、清爽可口等特点,含可溶性糖份高,清远笋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2.1%)、糖类(4%)、维生素(1.1%)、铁(0.5%)、钙(1.1%)以及多种氨基酸成份,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历史情况
清远竹笋生产历史悠久,远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产品随清远人到东南亚谋生而带出境外销售,由于品质上乘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70年代中后期,日本、西欧等国兴起食用高纤维,无污染天然食品。我县笋竹生产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且笋干质量上等,自然得到了外商青睐。我县生产笋干享有“天然保健食品”的美誉。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等地商人进入我县大量收购笋干(主要为发酵笋干)出口至日本、西欧、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笋干价格稳步攀升,至90年代中期笋干收购价格高达30—38元/公斤。
气候及环境条件
气候
清远麻竹喜温不宜寒。要求气候条件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适宜冬季霜冻较少的环境种植。
土壤
清远麻竹有庞大的根系,要求土层深厚,土壤呈酸性或中性的砂质土(PH值4.5—7为宜),土质疏松,养份丰富,有良水透水性能,靠近水源。石砾过多或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
地形
清远麻竹笋适宜于沿河或山溪两面岸的冲积地山坳、山脚、平地种植,易受浸的河滩不适宜栽培。
目前清远笋竹生产引进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台湾甜竹笋等,在清新县石马镇试种面积50亩,取得成功,并大力推广,进一步丰富笋竹栽培品种,同时引进推广台湾先进栽培管理技术,采用麻竹品种实行高培土,冬季覆盖薄膜等先进栽培技术,开拓冬笋生产示范基地提高鲜笋质量,错开鲜笋集中上市季节,增加笋竹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