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茎形成
植物生长阶段
块茎形成期(孕蕾-开花初):从匍匐茎停止极向生长,顶端开始膨大,到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平衡期(即开花初期)止,为块茎形成期。本期的生长中心是块茎的形成,每个单株上所有的块茎,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因此是决定块茎数目多少的关键时期,一般需20~30天。
现象描述
单纯营养生长转到营养、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块茎生长同时进行阶段。在这一时期,营养物质需要量急剧增加,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叶面积迅速增大,光合功能旺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地下转移量开始增加。
产生机理
马铃薯结薯部位一般8~10节,每节能形成1~3个匍匐茎,中部偏下节位形成块茎较早。由于着生部位的营养、土壤温湿度等条件不同,到后期生长势有很大差异。通常上部地温高,湿度小;下部通气条件差、地温往往较低,均不适宜块茎膨大生长。中部节位各种条件较适宜,所以块茎形成早、生长迅速,最后获得较大块茎。地温16~18℃对块茎的形成最为有利,超过25℃块茎生长几乎停止,但茎叶仍能够正常生长,这时有机营养全部用于匍匐茎和茎叶生长,从而造成茎叶徒长和匍匐茎穿出地面形成地上枝条,多水肥条件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土温上升到29℃时,光合作用减弱,茎叶生长也严重受阻,叶片皱缩甚至灼伤死亡,产量显著降低。
马铃薯结薯是由不同的内外环境因素所控制的,环境因素:温度。低温下,结薯较早,尤其在夜温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夜温高则不能结薯。光照,长日照,弱光结薯迟。内源激素:赤霉素含量高会阻止干物质的形成和分配,因而限制了结薯。细胞分裂素的高含量则可能是结薯刺激物的一个必要成份。该期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及时中耕培土,防止氮素过多,通过播期及其它栽培技术调节温度和日照,是夺取丰产的重要关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17:22
目录
概述
现象描述
产生机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