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石镇,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
江山市双塔街道、
虎山街道,南临
贺村镇,西南、西接
大桥镇,西北、北与常山县
天马镇毗邻,东北连接大陈乡,镇人民政府距江山市区13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23.9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坛石镇户籍人口为28786人。
历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年),坛石镇境域属须江县兴贤乡。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属江山县。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属江山县兴贤乡崇化里、盐亨里。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属兴贤乡四十都至四十四都。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属礼贤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江山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兴贤乡四十一都,设2图。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江山县兴贤乡坛石庄。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坛石乡。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第五自治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改属第六指导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文溪区。
1949年10月,属坛石区。
1958年9月,为坛石公社坛石管理区。
1959年7月,改为坛石公社坛石生产大队。
1961年7月,为坛石区坛石公社。
1983年6月,设坛石乡,属贺村区。
1992年5月,设坛石镇,上王、橫渡2个乡并入。
行政区划
1958年9月,坛石管理区辖9个村。
截至2011年末,坛石镇辖坛石、定家坞、郭丰、郭丰坞、新叶村、占塘、潭边、上王、占村、鳌头、横渡、上溪、五圳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坛石镇辖13个行政村:定家坞村、郭丰坞村、新叶村、坛石村、横渡村、郭丰村、潭边村、上溪村、五圳村、上王村、占塘村、鳌头村、占村;镇人民政府驻坛石村清明路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塔街道、
虎山街道,南临
贺村镇,西南、西接
大桥镇,西北、北与常山县
天马镇毗邻,东北连接大陈乡,镇人民政府距江山市区13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23.95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坛石镇有耕地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14.1万元,累计造林427亩。
人口
2011年末,坛石镇辖区总人口2897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140人,城镇化率83.3%,另有流动人口843人。总人口中,男性15161人,占52.3%;女性13814人,占47.7%;14岁以下3953人,占13.6%;15~64岁21712人,麦占74.9%;65岁以上3310人,占11.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8817人,占99.5%;有布依、苗、壮、彝、畲、侗、黎等17个少数民族,共158人,占0.5%,其中布依族8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1.3%;苗族34人,占营2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4人。
截至2017年末,坛石镇常住人口为27680人。
截至2019年末,坛石镇户籍人口为2878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坛石镇财政总收入1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4万元,比上年增长8.0%,人均财政收入4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0元。
农业
2011年,坛石镇农业以种植为主,农业总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2.3%,生产粮食15754吨,其中水稻12928吨,小麦242吨,棉花种植面积201亩,产量1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681亩,产量1203吨,其中油菜籽1130吨、花生45吨,芝麻28吨;蔬菜种植面积5734亩,产量16227吨;食用菌种植1450万袋,产量5800吨。
2011年,坛石镇生猪饲养量10.8万头,年末存栏38064头;家禽饲养量106.74万羽,上市家禽72.19万羽;养蜂4380箱,产蜂蜜350.4吨。生产肉类5992吨,其中猪肉5178吨;禽蛋559吨。
2011年末,坛石镇水果种植面积4962亩,产量1626吨,其中柑橘434吨、枇杷239吨、果用瓜584吨、桃子180吨、猕猴桃15吨,山塘水库水产养殖面积56公顷,水产品产量555吨。
工业
2011年,坛石镇工业总产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28万元,比上年增长6.7%。
商贸
2011年末,坛石镇有商业网点314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金融业
2011年,坛石镇有各类存款余额1.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59亿元。
邮电业
2011年,坛石镇业务收入11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坛石镇有幼儿园(所)8所,在园幼儿427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3所,在校生1331人,专任教师6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22人,专任教师8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0.2亿元,比上年增长0.9%;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坛石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30个;文化专业户4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藏书5000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坛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病床6张,固定资产总值16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99万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93.3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785人,参合率95.2%。
社会保障
2011年,坛石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1户,人数647人,支出105万元,比上年增长9.6%,月人均135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9人,支出23.3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人,支出0.3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13人次,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60.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1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8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5919人,参保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坛石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6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1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户,宽带接入用户18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坛石镇镇区铺设干线水管5千米,年工业用水32.8万吨、生活用水102.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0.0%;排水管道2千米。
2011年末,坛石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2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4.6千米,用电负荷10305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08亿千瓦时。
2011年末,坛石镇镇区有公园4个,公园面积10.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6.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6.2公顷,绿化覆盖率12.4%。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坛石镇山深线国道过境,境内长18千米,通往常山县,福建省浦城县,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59.26千米,镇区道路总长度3.06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05平方千米,镇区桥梁3座,总长度97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坛石镇因原坛石乡得名。
文物古迹
徐霈墓,位于上溪村布政坟山,列为江山市文物保护点,原墓碑于1958年消失,1982年,江山县人民政府重竖。
徐霈(1511—1600年),字孔霖,号东溪,今双塔街道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累官明代
广东左布政使,致仕办东溪书院讲学。
地方特产
坛石镇农产品有白银耳鸡。
风景名胜
青龙洞,位于新叶村境内,洞内石钟乳、石笋、石幔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