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坝(读音:bà)为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
文字源流
简化字的“坝”的有繁体“垻”和“壩”二字,它们本来是一组异体字来的。垻为正体字,壩为异体字。
均为形声字,一从貝(贝)声,一个从霸声。它们的本义是指我国西南地区对平地,平原的称谓。《龙龛手鉴.土部》云:“蜀人胃(谓)平川为平坝”。后来引申用于地名。或为拦截水流的建筑物。宋·单锷《吴中水利书》:“其河自西坝至东坝十六里有余。”
然至后世,“垻”“壩”二字有了相应的分工,于“拦截水流的建筑物”一义常用俗字“壩”表示,正字“垻”仅限於表“我国西南地区对平原的称谓”中
后来在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整理中,根据二字本为同源,故而将“壩”又重新归入“垻”,并类推简化做“坝”
详细字义
古籍释义
垻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垻·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集韻】博蓋切,音貝。障水堰也。今人謂堰埭曰垻。
又【廣韻】【集韻】必駕切,音霸。蜀人謂平川曰垻。【黃庭堅詩】君家冰茄白銀色,殊勝垻裏紫彭亨。 一作灞䃻。
壩 《康熙字典》
《集韻》必駕切,音霸。堰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
粤语 baa3潮州话 ba3
参考资料
.千篇国学.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4 14:49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详细字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