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风(slope wind)是由于坡面与其附近
空气之间的
昼夜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风。白天为“
上坡风(anabatic wind)”,夜间为“
下坡风(downslope wind)”。
概念
坡风(slopewinds)是陡峻坡地上的空气与坡地以外的大气间因热力原因形成的滑坡面吹的风。白天,空气沿着增热的坡地上升形成上坡风;夜间,冷空气从冷却的坡地流入谷地形成下坡风。
分类
上坡风,是由于山地
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
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暖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
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面,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的底部。
特征
坡风一般开始于日没前的l/2一2小时,其第一次最大强度出现在日没后1一2小时,尔后风速具有一定的起伏。这说明象坡风这一类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周期振动,它与流体力学中研究的贝纳对流一样,也是一种有序的耗散结构 。
白天,山坡上因太阳辐射而增温,使与其接触的空气较谷地上同高度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空气由山坡水平流向谷地,然后下沉至低层,又由谷地向山坡流动再沿山坡上升,形成低层由谷地吹向山坡的谷风和谷风环流。夜间,山坡上的空气由于山坡辐射冷却而降温较快,谷中同高度的空气降温较慢,形成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和山风环流。如果只有一面山坡,则形成坡风。
坡风环流
(1)坡风环流是一种有序的耗散结构。
(2)坡风环流的不稳定(偏离平衡点)现象只有在末扰动的火气位温佛度小于零的情形下产生,此时不稳定取决于瑞利数R,当R>Rc时,系统就出现不稳定,而Rc=π4/sina。(注:不稳定现象是否出现完全取决于唯一的无量纲数R,而R的定义表明,当空气层厚度大,温度梯度大,湍流交换弱时,它的值就大,亦即坡风容易产生不稳定,反之坡风就趋于稳定。)
(3)由R和Rc的表达式可知,坡度越大,空气层厚度愈大,温度梯度愈大,湍流交换愈弱,愈有利于坡风环流系统的不稳定的产生。
特殊状态下的坡风
冰川风—坡风
峡谷风—坡风
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在斜坡表面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
旋风—坡风
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面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
测量仪器及方法
轻便风速表
野外常用来测量风力大小的装置,一般由感应部分和计数器所组成(右边第一图)。感应部分由三个风杯(也有四个风杯)装于十字架上,风杯在轴承上可以自由转动,外用小框保护风杯。中轴下部与计数器相接,风杯转动,也使计数器随之转动。所以计数器是记录风杯转动的转数的。计数器通常有两个或三个记数盘,大指针指示个位和十位数,两个小记数盘上的指针分别指示百位数和个位数。仪器的下部有一开关(启动杆),将它推上去,可使计数器与感应部分接合,计数器开始工作。把启动杆拉下来计数器则与感应部分离开,计数器停止工作。
当仪器置于高处,用手直接开动不便时,可用小绳连接开关。观测时拉动小绳即可启闭。轻便风速表一般安置在四周开阔、无高大障碍物的地方,表身垂直。观测前关闭开关,记下指针的示数。等一两分钟后,打开开关,同时开动秒表记录时间。此时,观测员迅速离开风速表,站在仪器的下风方向。开动仪器后将近100秒钟时,观测员迅速走近仪器,在正100秒时关闭开关,记下第二次指针示数。根据前后两次读数算出其差数,此差数表示风速表指针在观测时间内所走的刻度数,记入记录表内。将此差数除以观测时间,就得出风速表每秒钟内所走的刻度数,取一位
小数。再根据每秒所走的刻度数,从该风速表的检定证上查出平均风速(单位:米/秒),取一位小数。最好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以减少仪器本身及人为的误差。
危害
风干扰是森林自然干扰中较常见的一种,也是长白山地区最常见的自然干扰类型。作为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主要驱动力,风灾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诸如森林更新、群落结构、功能和组成、物种多样性等。但是目前关于风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了解还很少,特别是灾害性飓风对森林群落多样性和乔木树种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更是极少,其主要原因是灾害性大风的发生是一种偶发性事件,发生频率极低。
1986年8月下旬,长白山西坡和西南坡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造成了大面积的林木风倒,给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性影响。风倒后20多年没有人为干扰,这为研究森林自然恢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