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1983年吴贻弓执导的剧情电影
《城南旧事》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吴贻弓执导,伊明林海音编剧,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8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特技设计:曹有光
特技摄影:梅云熹
拟音:钱守一
旁白:林彬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影片配乐由上海电影乐团演奏,姚笛指挥。
幕后花絮
1: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一部影片的平均资金是29万元,而《城南旧事》却花了57万元。
2:在“文革”期间导演吴贻弓虽然没有拍摄电影,但是积累了很多东西,在拍《城南旧事》时,她把“文革”期间积累的情感和想法全都用上了。
3:郑振瑶在影视剧大多都是演公主、贵妇或者知识分子,在《城南旧事》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饰演一个从北方农村出来的佣人。
4:片中饰演英子弟弟的张小宇喜欢吃橄榄和牛肉干,于是拍戏期间郑振瑶的口袋里每天都会装一块牛肉干,拍睡觉的戏时,郑振瑶就对张小宇说:“你不许说话,不许翻身,拍完了给你吃一块牛肉干。”
5:为了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化妆师先剃掉郑振瑶鬓角和额头上的一些头发,把郑振瑶原先很秀气的脸型变成北方农村妇女的方型脸,然后描粗眉毛、将头发扎成那种撅起来的髻。化好妆之后,郑振瑶一看镜子就把脸给捂住了。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城南旧事》首先由北影厂的导演伊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改编的时候,删去了“兰姨娘”的全部和“驴打滚儿”的后半部。“惠安馆传奇”保持基本完整成为影片的上篇;而“我们看海去”和“驴打滚儿”的前半部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则糅在一起成为一个仍有两段的下篇。
影片投资
剧本改编后,原本这部电影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投资拍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北京电影制片厂没有拍成。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就向上海电影制片厂举荐《城南旧事》的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看过剧本后一致肯定,决定投拍这部电影。
取景拍摄
1982年,剧组来北京拍摄时,已经拍不到林海音原著中描写的原汁原味的南城街道和胡同了。影片中除了西山红叶和“疯女人”家小院子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剧组搭的景。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偷儿”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在废弃的江湾机场实景搭出来的。
影片评价
《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观众重温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魏楚豫评)。该片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范本,影片注重意象的唯美风格也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导演的创作倾向(《新京报》评)。
影片在结构上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20世纪20年代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魏楚豫评)。
《城南旧事》选用了两首20世纪20年代的歌曲作为插曲。《麻雀与小孩》出现在英子上学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与小麻雀的问与答,表现了麻雀等“母亲”觅食归来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灵。而《送别》在内容情调上则是深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并且与《麻雀与小孩》形成了对比,在影片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上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东南早报》评)。
《城南旧事》中,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和使用是得当的,英子的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语言逊色;宋妈的扮演者郑振瑶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到了那个痛苦的年代。
导演没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谓“戏剧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个无言的结尾。其实影片只表达了两个字“离别”——一个个人物在生活的历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识了,但最后都一一离去了。秀贞和妞儿是那样,小偷是那样,宋妈是那样,最后,连父亲也是那样。
在影片最后的5分钟里没有一句对话,而且画面以静为主,没有大动作,也无所谓情节,然而却用色彩(大片的红叶)、用画面的节奏(一组快速的、运动方向相悖的红叶特写镜头)、用恰如其分的音乐以及在此时此刻能造成惆怅感的叠化技巧等等,充分地传达人物的情绪,构成一个情绪的高潮。在这种情绪的冲击下,观众会自然地去总结全片给予他们的感受,因而也就达到了感受上的高潮。这个“高潮”并不是导演直接给予观众的,而是在观众心中自然形成的(魏楚豫评)。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00:02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