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御战役
保卫或利用城市抗击敌军进攻进行的战役
城市防御战役,为保卫城市或利用城市抗击敌军进攻而进行的战役。是防御战役样式之一。属坚守防御性质。保守城市,需充分准备,周密设防,包括利用坚固的建筑物,以及构筑地道等进行作战。通常以市区为依托,与广大的市区外围地区相结合,组成立体的多地带的环形的防御体系,以增强防御的韧性和稳定性。
依托城市及其外围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防御战役的样式之一。城市防御战役包括外围防御和市区防御等作战行动。通常与阵地防御战役或抗登陆战役结合进行,有时独立实施。坚守重要城市,能够阻止、牵制、分散、杀伤、消耗敌方,制止敌人长驱直入,稳定态势,以赢得时间,配合其他方向作战或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城市防御作战历史久远。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互相讨伐,连年战争,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均加强城池建设,构筑内外城墙、护城河,组成多层防御,驻军囤粮,准备持久作战,使城市成为扼守交通要冲的要地或要塞,从而出现了城市防御作战样式。如战国时期,燕国发起并组成5国联军进攻齐国,济水一战,齐军主力溃灭,燕军单独深入,先后攻下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等70余城。但齐将田单坚守即墨4年之久,而后施反间计,并用火牛阵进行反攻,大败燕军,收复了失地。这种孤立据点式的城市防御作战,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随着火器的出现,特别是火炮威力的增大,城市防御逐步分为外围抵抗和依托坚固建筑与工事扼守市区两个部分,使作战开始具有明显的战役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新技术装备广泛使用,军种、兵种增多,军队的火力和机动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防御战役地幅和规模明显增大,作战行动在地面、空中,有的包括海上同时展开。如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军民在斯大林格勒外围构筑4道防御围廓,节节抗击,大量消耗、杀伤德军,为红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中,虽然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但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战役目的,也进行了一些城市防御战役,如解放战争中的四平保卫战、盐城保卫战等。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人口集中,兵员充足,便于补充和组建部队;多依山傍水,外围城镇星罗棋布,便于建立外围阵地,构成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市区街巷纵横,建筑物高大、坚固、密集,有大量地下工程设施可供利用,便于构筑坚固的防御支撑点或枢纽部;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军工生产能力强,作战物资丰富,医疗、通信、建筑、运输等机构健全,技术设施较多,利于组织作战保障。但城市目标明显、集中,易遭进攻者的火力突击;目标固定,地幅有限,易遭围困和兵力、火力的封锁;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困难。基本要求:①根据上级意图,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敌对双方情况,确定战役方针和防御作战计划。②以诸军种、兵种为骨干组成军民结合的整体防御,建立集中统一的指挥,发挥军队和地方的总体威力。③外围和市区统一布局,以外围为重点,构成大纵深、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部署。④统一部署防空力量,组成由远及近的多道环形对空防御体系。⑤分区防守,重点部署兵力,建立强大的预备队。⑥严密组织侦察情报、通信、电子防御、核化生防护、工程、伪装等方面的保障。⑦坚持独立作战,长期坚守,使城市成为分割、牵制进攻之敌的堡垒。⑧顽强防守与积极的攻势行动相结合,争取在外围粉碎敌人进攻。城市防御战役,通常从抗击敌方的信息进攻和空袭开始,以积极打击与严密防护相结合,周密组织各种信息作战和防空力量,抗敌信息进攻和空袭行动,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防护,迅速查明遭受空袭情况,及时消除空袭后果,正确指挥军民最大限度减少遭敌空袭的损失。当敌方开始向城市外围阵地接近时,坚守城市外围的防御集团,以远程炮兵、航空兵火力和战役战术导弹等,从远距离上袭击敌方行进的主力集团;位于敌方行进方向上的守备部队和民兵积极顽强抗击,大量杀伤、消耗敌人;适时机动兵力、火力,支援主要方向的防御作战;抓住有利时机,适时使用战役预备队,制止敌方对外围防线的突破和对城市的迂回包围。当敌方突破外围并向市区进攻时,守城集团在民兵配合下实行有重点的分区防守,充分利用市区建筑物密集、坚固、高大和街巷、地下工程纵横相连等有利条件,同进攻之敌反复争夺,坚决守住市区,粉碎敌方夺取城市的企图。当敌人在市区实施机降时,适时组织火力予以打击,并组织部队迅速隐蔽机动,乘敌人着陆立足未稳之机,集中兵力歼灭之。当城市被敌方封锁、围困时,要顽强坚守,等待战机,在上级统一组织下,配合外线部队打破敌方封锁。未来城市防御战役将在空中、地面、地下同时进行,空袭与反空袭、空降与反空降、合围与反合围相互交织,信息攻防、攻心夺志将更趋激烈。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4 12:1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