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妈妈》是由北京春秋泰瑞广告有限公司出品、发行,史秋苹、陶诗伟执导,娜仁花、侯一滨、钟国流星、南国主演的一部剧情类电影,于2014年上映。
影片简介
《城管妈妈》,是一部以安定门分队副队长杨景怡为人物原型、以东城城管大队发生的事件改编成而的一部反映
数字电影基层城管队员工作生活的影片,全片大部分镜头将在东城区取景拍摄,东城城管大队和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为影片摄制工作创造和提供了积极的条件,部分城管队员也参与了演出。一部城管执法的悲喜剧——评中国首部城管题材电影《城管妈妈》
影片评价
一口气看完九十分钟的影片后,我这个城管人感受到了编导和演员们的努力,确实比较贴近真实的城管工作。影片虽然情节简单,演员表演平实,但是由于展现的都是城管每天的普通工作,能够让很多城管人产生亲切感。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流落街头,在违法团伙控制下,每天在北京的街头张贴小广告。城管女队长在执法过程中救下了小男孩,并帮助他找到了妈妈;低保户李大妈盖起了违建,城管们一遍遍地做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外地人来到首都摆地摊卖自制的手工艺品,城管热心地帮助联系商场柜台……影片中反映的这些故事,不是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吗?
为了工作,没日没夜地加班;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年轻人没有时间谈恋爱;收入不高,要去找租金便宜的住房;体检报告一出来,大部分人的健康状况都有问题……影片中反映的这些状况,不都是我们这些城管执法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吗?同是城管人,看到这里,怎能不产生共鸣?
我不否认这是一部带有强烈宣传倾向的电影,电影的出品单位就是北京城管局和北京春秋泰瑞广告有限公司。说到宣传,就涉及到一个受众的问题,这部电影究竟是给谁看的?给城管看,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给大众看,让大众接受,这才应当是影片编导首要考虑的问题。
遗憾的是,或许是拍摄时间短促,影片存在一些预料之中的不足之处。
从影片片名《城管妈妈》就可以看出,影片一直在努力突出城管工作者的“温柔”“善良”一面,塑造人物上依然是“高、大、全”的老一套。我们可以把真实的故事升华到艺术,但不能把真实的人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影片中,主人公杨队长是一个分队的负责人,也是一个全身心扑在城管工作上的女性。她几乎不分昼夜地工作,从不休息,没有时间和老人、丈夫、孩子交流,更不用说照顾家庭。她的母亲生病,主动住进了养老院,丈夫整日操持所有家务,孩子不愿搭理她,她甚至无暇回家,只有请同事帮忙,去她的家里给家人送点药……过犹不及,城管与国家总理相比如何?想必总理尚不至于如此呢!你让大众如何相信并接受呢?
影片在细节上也有一些硬伤。比如,分队的一名年轻城管因为工作忙,来不及换装,穿着城管制服就跑去和女朋友约会逛大街,这种做法极为不妥,甚至可视为违反着装规定。
表演痕迹过重。女主人公的母亲在病床前劝说女婿理解女儿的工作,等女婿离开后,这位母亲对着镜头说:“我真是太麻烦他们了……”拜托,这是拍电影,不是演话剧呢。
影片中城管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商榷。救出了乱贴小广告的孩子,是不是一定要由城管分队照料孩子的生活,四处帮助孩子找妈妈?这种事交由公安机关和救助机构,效率是不是更高,更值得提倡?对于初次在公共场所无照经营的摊贩,违法行为轻微,影片中的城管们连人带货一起带到队部开展调查,是否妥当?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再赘述。
影片完全是一部正剧,展现了城管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却回避了城管自身存在的问题,淡化了当前复杂而尖锐的执法矛盾。少了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就使得整部影片波澜不惊,不那么“好看”了。
值得玩味的是,编导虽然无意插柳,却在无意之中展现了当今社会困难人群的无助生活。城管们帮助孩子找妈妈,妈妈就在身边,却因为怕养不活孩子而不敢相认,实乃人间悲剧也!整部影片中,此幕令我深思良久,为之动容。不知道城管同仁们观看影片后,被“自己”感动之余,有没有关注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