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陂泛舟》是唐代诗人
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歌妓吹奏;颔联写楼船之景;颈联写歌妓歌舞;尾联则用反问句表现船宴的盛大。诗笔委婉曲折,淋漓尽致,艺术上很有特色。
作品原文
城西陂①泛舟②
青蛾皓齿③在楼船④,横笛短箫悲远天⑤。
春风自信⑥牙樯⑦动,迟日⑧徐看⑨锦缆⑩牵⑪。
鱼吹细浪⑫摇歌扇⑬,燕蹴⑭飞花落舞筵⑮。
不有⑯小舟能荡桨⑰,百壶那送酒如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西陂(bēi):即渼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户县西,汇聚终南山各处的谷水,向西北流入涝水。一说因为水味美得名,一说所产鱼味美得名。
②泛舟:本义指船漂浮在水上,后多指划船。
③青蛾(é)皓(hào)齿:青黛画的眉毛和洁白的牙齿,泛指美人。
④楼船:高大有楼的船只,远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外观高大巍峨,一般甲板上有三层建筑,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
⑤远天:高远的天空。这里指音乐声传的又高又远。
⑥自信:自任,指任由春风吹动。
⑦牙樯:用象牙装饰的帆樯。
⑧迟日:指春天,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⑨徐看:慢慢的看。
⑩锦缆:用锦做的船缆。
⑪牵:缆绳牵动船只。
⑫鱼吹细浪:细浪好像由鱼儿吹出。
⑬歌扇:歌者以扇遮面。歌扇是唐朝舞乐中的常用之物。
⑭蹴:踩,踏。
⑮舞筵:跳舞时铺在地上的席子或地毯。筵,竹席。
⑯不有:没有。
⑰荡桨:划动双桨。
白话译文
青蛾皓齿的美人们站在楼船上,她们吹出的横笛短箫的悲声传的又高又远。
象牙装饰的帆樯在春风中徐徐而动,锦彩做的缆绳在春日里缓缓牵动着船只。
鱼儿游动的细浪中映出歌者手中扇子的倒影,燕子踩落的飞花飘落在歌舞的席子上。
没有荡桨的小船,哪里会有上百壶如泉的好酒送到楼船上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杜甫居于长安杜城之时。西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之一,诗人咏的是所泛之舟,而非诗人泛舟游西陂。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写了船宴的盛大场面。船宴是旅游宴席的一种。中国古代帝王贵族,于时令佳节,每乘舟泛于水上,一边观赏风景,一边歌舞宴乐,是饮宴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历史悠久。杜甫的这首诗真实记录了盛唐时期歌舞升平、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狂欢场面,为后人留下了真实形象的资料,颇有认识价值。
首二句,用“青峨”和”皓齿”,女子体貌中最突出的部分来指代歌妓,她们在船上吹奏苗箫,声音悲切传至天边。三、四句承接楼船写景,春风习习,象牙装饰的帆樯在风中任意飘动;春日迟迟,看着锦布做的缆绳缓缓牵引着船只。透过这两句景语,可以想象天气晴朗,微风徐来,船上的人们闲适快乐的心情。五、六句承接歌妓歌舞叙事,鱼儿吹起细浪飘荡,与歌扇的摇摆正好合拍,而燕子踏落的花瓣坠落到筵席之上。杜甫巧妙地将歌妓的筵舞和鱼、燕等动物结合起来,更显得热闹非凡。最后两句使用反问句式,没有荡桨的小船,哪里能送来这上百壶如泉的美酒?极言游玩场面的华丽和盛大。
这首诗主要写皇家的宴乐,但诗人的描写艳而不淫,丽而有则,真实地刻画出在城西陂泛舟的场景。
名家点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诸联绮丽,颇宗陈隋,然句工气浑,不失为大家。譬如上官公服,而有黼黻絺绣,其文采照人,乃朝端之伟观也。晚唐此类犹多。
明末清初·
王嗣奭《
杜臆》:有“青蛾皓齿”,故有“横笛短箫”。楼船高敞,故声达天际,时用一“悲”字,妙。……楼船甚安,不见其动,但有风有樯,自信其船之行,用“自信”字极妙。……“鱼吹细浪”,妙在“吹”字,此联顶“青娥”来。船大则送酒必用小舟,故倒其语而簸弄风致。
明末清初·
仇兆鳌《
杜诗详注》:朱瀚曰:中二联,写得工丽绝伦。张性《演义》:“动”曰“自信”,“牵”曰“徐看”,见中流容与之象。顾宸曰:天宝间,景物盛丽,士女游观,极尽饮燕歌舞之乐,此咏泛舟实事,不是讥刺明皇,亦非空为艳曲。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灰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清·卢麰《闻鹤轩初盛唐评选读本》:陈德公曰:起便作致。三、四“自信”、“徐看”字法高,“迟”故云“徐”,更有情。五、六是唐通调,结更取实事入咏,亦增致不寂寞。评:“悲远天”,“悲”字含有讽在,落句因“荡桨”字遂压“如泉”,亦是琢句联属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称杜陵野客、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及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杜拾遗或杜工部。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现存诗1400多首,涉及国家政治、历史、社会的各方面诗境开阔,达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他是唐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