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江苏省如皋市城隍庙
如皋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位于县衙之东的东大街上,街北面南,临街而建。城隍神为邑人纪信以“永镇东皋”。民国期间,城隍庙内改建为楼房,国民政府将其更名为“中山堂”,解放后为中共如城镇委、镇人民政府机关驻地,2001年随着旧城改造和如皋市初级中学拓建,陆续全被拆除。
历史沿革
如皋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几百年间,皋城上下对祭祀城隍均十分虔诚。县官到任,必先礼拜城隍,遇有疑案难决亦常夜宿求梦。城隍庙内。
清嘉庆年间,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后裔钱守谦捐资重修庙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书房改作乐善初级小学堂,在狮子巷另外开门进出。
民国11年(1922)4月,后楼失火,房屋、神像和一切用具皆成灰烬。次年道士打算募捐重修后楼,曾请沙元炳先生写了一份《募修后楼缘起》,可是工程巨大,出钱的人不多,未能如愿。道士只好将东书房改作“寝宫”。民国17年(1928)11月,国民党如皋县党部执行内政部《废除淫祠荒庙的条例》,成立如皋县破除迷信委员会,袁其炯为总指挥,率领党员、青年将城隍庙所有神像和法器捣毁。大殿前砌了一座高大的水泥表门,上有“中山堂”三字,作为开大会之处;头门和戏楼改建成二层楼房,作为百货商场。后来有人发起,在县政府前南大街朝东的“乡约所”里,重塑了一尊“陆二爹”坐像,还增加了一个玻璃龛子,依然香火不绝。
民国27年(1938)春天,日寇进占了如皋城。日军头目找到了几个丧失民族气节的绅士,组合了“维持会”。夏季,如皋维持会遵奉上级的命令,为了粉饰太平,笼络人心,恢复祭孔大典和祭祀城隍神。但城隍庙已被毁,不得不想法恢复。所好房屋尚在,于是将中山堂表门上“中山堂”三个字改成“邑庙”二字。城隍像是重塑的,十殿阎君和判官、小鬼像是从南门外地藏庙(福成寺)移来的。那四位值功曹、二十四司、牛头马面以及刀山、油锅等都无法恢复了。钟鼓法器有的是从其他庙里借来的。那些金字匾和六尺长的大算盘不见了。
抗日战争期间,伪县长于志文将城隍庙迁至北门范家桥北山西会馆内,香烟从此冷落。
1945年日本投降后,如城解放,城隍庙改为法院,将城隍神迁到范家桥北的山西会馆大厅上,作为“邑庙”。1949年如城三次解放后,“大跃进”时,邑庙再次被毁,神像被毁,山西会馆改作工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隍庙原址先后有县人民法院、城区区委、区政府(公所)、如城镇委、镇人委、南通地区社教总团等驻此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如城镇“文攻武卫”指挥分部,1970~2000年间,一直为中共如城镇委、镇人民政府机关驻地,2001年随着旧城改造和如皋市初级中学拓建,陆续全被拆除,原址成了中山东路和如皋初中操场的一部分。
建筑分布
《如皋县志》记载,城隍庙始创于明朝洪武年间,在东大街状元坊东。
头门外有石狮子一对;第二进为戏楼三间,上层朝北,楼下中间为走道;进去是宽阔的天井,朝南有3间正殿,前有白石月台,殿内正中供奉两尊城隍神塑像:前尊略小,白面长须,头戴兜鍪,蟒袍玉带,端正庄重,后尊金身,高大威严。左右侍立“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前列香案、拜垫,左钟右鼓,两旁架子上插着“肃静”“回避”“敇封忠佑伯”“昭勇将军”和“日”“月”“阴”“阳”等金字高脚牌,殿檐下有3块金字横匾,中一块“放过谁”3字是乾隆年间知县谭大经所书,左右还有两块,分别是“自问心”“早回头”。柱子上悬挂着好几副对联,有一付是邑人范妍谷所撰:
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时方才醒悟;业镜虽悬台上,只要过得去也肯慈悲。
还有一副:
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另有一副: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前檐梁上,朝里挂着一张2米长的大算盘,据说是城隍神用来计算黎民百姓功过奖惩的,过去如皋民间流传一句笑话:“你算不过来,就到城隍庙把大算盘借来。”其实庙内的匾额、对联和算盘,都是用来警戒人们要弃恶从善,莫使坏的。东西厢房各五间,分列“十殿阎君”“二十四司”“白无常”“陆二爹”等神鬼塑像,以及“牛头马面”“刀山油锅”“碓捣磨舂”“血污池”“奈何桥”等地狱模型,十分恐怖阴森。大殿背后,紧接穿堂,也有一尊城隍神像是出巡时专用的“行像”。后三间楼房,俗称后宫,楼上有城隍夫妇像,东一间是卧室,有床橱桌椅,床上被褥枕头俱全,并有梳洗用具。
祭祀习俗
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半)、开炉(十月朝)三个节日,城隍出巡(即城隍出会)。每年出巡路线不变,出庙门向西,沿大街至大寺巷向北,经北大街,出拱极门(北门),向东至花市街东,停桥休息约半小时,焚纸钱赈孤。再东行,过三官殿桥,沿濠河向南,进靖海门(东门),向西回宫。出巡队伍之前,有人扛一扇黄纸牌,上写城隍出巡事由,敲锣清道。随后两人吹唢呐;四人抬一顶蓝呢布轿子,内坐乌纱帽、红袍、白胡子的土地神像,作为城隍的前趋。半小时后,有五六个跳马夫的青年,赤膊红裤,头扎红巾,嘴唇旁插一根一头有绒球的针,手执多齿铁叉,一路走,一路跳跃,口里吆喝,将行人赶到两旁。随后两人各扛一面大锣,边走边敲,名为“鸣锣喝道”。跟后八人,每人扛一扇高脚牌,两人抬高香几,上面香炉里焚着檀香。接着是“烧拜香”的一步一拜;“烧红衣香”的妇女,手执长香。有长柄锡做的金瓜、铁斧等卤簿(俗称“銮驾”),有高大的万民伞,长柄的掌扇(又名“遮阳”);有摆着盖碗清茶和水果、茶食盘子的茶担,各式菜肴的菜担,还有细吹细打的“六素班”。最后才是“城隍爷”的八人大轿,轿前还有燃着檀香的锡提炉一对,“敕封忠佑伯”的提灯一对,“三班”差役头戴铜盔,穿黄色上衣,扮着“校卫”在轿子前面,胥吏手捧敕、印,公服步行。道士托着木盘,向沿街店铺收取“香仪”。轿子后面,还有一大群或步行或坐轿,手执长香的信男信女。仪仗队伍有一里多长,缓缓前行。男女老幼夹道观看,店里的人也起立致敬。出巡从午饭后开始,至傍晚回庙,由差役行“排衙”仪式,然后结束。有时队伍里还有踩高跷、荡湖船、河蚌精、狮子舞等文娱项目。
参考资料
文化东大街 (14).如皋市委新闻网.
如皋城隍庙兴废.江海晚报.
如皋城隍出会.江海晚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9 05: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