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区展宽效应
BJT的基区宽度在大电流时发生展宽的现象
BJT的基区宽度在大电流时发生展宽的现象,即称为基区展宽(扩展)效应,也称为Kirk效应。
产生机理
对于一般放大工作的npn-BJT,由于集电结加有反向电压,则在基区尾部、靠近集电结势垒边缘处的电子(少子)被抽出、使得该处的电子浓度=0。但是如果是在大电流工作时,由于注入的电子浓度很大,所以这时在基区尾部、集电结势垒边缘处,电子(少子)浓度实际上并不为0,而是等于Jc/(qvs),其中Jc是集电极电流密度,vs是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接近电子的热运动速度,~106s/cm);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在中性基区内虽然被空穴所中和,但电子在进入到集电结耗尽层内后却增加了耗尽层中的负电荷,从而在集电结电压Vbc不变时,就将使得集电结的负空间电荷层变窄(正空间电荷层相应变宽),这就导致基区变宽;进一步,若集电极电流密度Jc增大到Jc/(qvs)>Nc时(Nc是集电区的掺杂浓度),则集电结的负空间电荷层将推移到集电区内,即中性基区进一步展宽到集电区,这就是产生了Kirk效应——基区展宽效应。 根据集电结耗尽层(令其中电场的分布为E(x))的Poisson方程 dE/dx = -q [Jc/(qvs)-NC]/eeo,
则可以计算出产生Kirk效应的临界电流密度为: Jco ≈ q vs Nc。
当集电极电流密度大于Jco时,即将出现Kirk效应。
造成的影响
①使基区空间体积增大,导致存储少子电荷数量增加,开关速度下降;
②使电流放大系数b下降,导致工作电流受到限制(Kirk效应是造成BJT在大电流时b下降的主要原因,当b下降到一半时的集电极电流即定为BJT的最大工作电流);
③使少子渡越基区的时间增长,器件频率特性变差(Kirk效应是造成BJT在大电流时特征频率fT下降的主要原因)。
总之,Kirk效应对于BJT的高频功率性能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在设计高频大功率BJT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小或防止Kirk效应。
防止方法
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限制集电极电流密度Jc,使得它不要超过产生Kirk效应的临界电流密度Jco。
具体的有效措施是:①提高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以增大临界电流密度;②减小集电区的厚度,以限制集电结耗尽层的不断推移;③设定集电极最大允许工作电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4 19:24
目录
概述
产生机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