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群丛,英文为 sociation,是一个植物群落名词,又称红松林。它相当于植物社会学(狭义)的植被单位——演替系列亚社会的系列。
基本资料
日本东北地区的红松林则称为Pi-nusdensiflora-Quereusserrata-Disporumsmila-cinum基群丛。基群丛相当于植物社会学(狭义)的植被单位——演替系列亚社会的系列,其高一级单位是单优种社会(consociation),下一级单位是演替系列基群丛。
相关资料
群落分类:所谓分类,就是对实体(或属性)集合按其属性(或实体)数据所反映的相似关系把他们分成组,使同组内的成员尽量相似,而不同组的成员尽量相异。不同的分类方法只是进行此项工作的不同实现过程。
对生物群落的认识及其分类方法,存在两条途径。早期的一批植物生态学家,如俄国的B.H.CykaчeB(1910),法国的Braun-Blanquet(1913)和美国的F.E.Clements(1916,1920)认为群落类型是自然单位,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因此可以象物种那样进行分类。这一途径被称为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unittheory)或机体论。
另外一种观点被称为个体论,认为群落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的边界,它不过是不同种群的组合,而种群是独立的。早在本世纪初,Л.Г.PaМeНcКДП就提出这样的观点,1926年,H.A.Glea-son发表了《植物群丛的个体概念》,这一观点的影响迅速扩大,并受到Whittaker(1956,1960)与McIntosh(1967)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早期的群落分类都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典型样地,如果不是取样典型,将会发现大多数群落之间(边界)是模糊不清和有过渡的。不连续的极端情况也有,它们是发生在不连续的生境上,如地形、母质、土壤条件的突然改变,或人为的砍伐、火烧等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生境与群落都是连续的。因此他们认为应采取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即排序(ordination)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而不采取分类的方法。
实践证明,生物群落的存在既有连续性的一面,又有间断性的一面。虽然排序适于揭示群落的连续性,分类适于揭示群落的间断性,但是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也可达到分类的目的,同时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也可以反映群落的连续性。因此二种方法都同样能反映群落的连续性或间断性,只不过是各自有所侧重,如果能将二者结合使用,也许效果更好。
生物群落分类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对群落实体的看法不同,其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有很大差别,甚至成为不同学派的重要特色。由于陆地植物群落的分类研究最丰富、以下着重介绍陆地植物群落的分类。
植物群落的分类工作早已开始,一般可区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分类。人为分类是依据一种或几种事物的特性而进行的,或依据事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进行分类。这种方法在科学上普遍应用,特别是应用科学,如将森林划分为用材林、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等,将草原划分为割草场和放牧场等。自然分类是依据亲缘关系,反映事物内部关系的分类。但是,完整反映群落内在关系的自然分类,直到目前还没有诞生,这主要由于
植物群落学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弄清,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系统还没有统一。但是,生态学研究追求的是自然分类。在已问世的各家自然分类系统中,有的以植物区系组成为其分类的基础,有的以生态外貌为基础,还有的以动态特征为基础。因为有时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不易把它们截然分开。但不管哪种分类,都承认要以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并十分注意群落的生态关系,因为按研究对象本身特征的分类要比任何其他分类更自然。
(一)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群丛(association),这一概念最初由洪堡德于1806年提出。此外,群系(formation)和植被型(vegetationtype)也是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令人满意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各学派都拥有自己的系统,它们在原则上是显然不同的。因此导致各派在植物群落分类单位的理解和侧重点上有所差异。英美学派的分类原则是采用优势种原则,把群系作为分类的最大单位。法瑞学派的分类系统原则是建立在群落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基础上,并考虑到植物群落其他方面的特征。北欧学派的分类系统是以基群丛作为基本单位,基群丛是指“至少每层中具有恒有的优势种(恒有种)真正一致的种类组成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前苏联学派的分类系统是以群丛、群系、植被型为主要单位,并在各单位之间采用了一些辅助单位,如群丛组、群丛纲、群系组、群系纲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受前苏联学派的影响较大,以植被型、群系、群丛为基本分类单位。在各基本分类单位之上,各设一辅助单位,在其下也各设亚级辅助单位。下面着重介绍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系统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