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用水资源,人们常在河流中兴建
水工建筑物,使
建筑物上游水位壅高。当上游水位超过建筑物顶部时,水将由其上溢流而过,泄至下游。在水力学中,把顶部溢流的壅水建筑物称为
堰。堰高是指堰体上缘的最低高程与堰底板或上游
河床高程之差。
堰高是指堰顶与堰底高度之差或指挡水围堰最大
高度。在水工建筑物中,堰高与堰的作用有关,如常见的
薄壁堰、和
宽顶堰,不同的堰作用场合不一样,因此堰高的设计也是不一样的。堰高影响着堰流的流量及形状。
溢流堰的简称。顶部可挡水、溢流的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中,通常指较低的溢流坝。用以控制水流,抬高水位,以便引水灌溉、发电或改善河道通航条件;枯水期挡水,洪水期通过堰顶溢流,下泄洪水。按堰顶厚度分类,有宽顶堰、薄壁堰及实用堰。按结构分类,有固定堰及活动堰。前者用混凝土、块石或木框填石等做成;后者用木料或钢材等做成,洪水期可以放倒泄洪。按在河、渠中位置分,有拦截河、渠、垂直水流方向的正堰;与水流斜交的斜堰以及筑在河、渠侧岸,旨在分泄河、渠中多余水量的侧堰等。用于河槽、渠道或水槽中量测过水流量的称量水堰。
当δ/H≤0.67 时,堰顶宽度较小,堰前的水流由于受堰壁的阻挡,在惯性的作用下,水舌下缘的流速方向与堰壁边缘切线方向一致。水舌离开堰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回落。因此,堰顶与堰上水流只有一条线的接触,堰宽对水流无影响,这种堰称为薄壁堰。薄壁堰主要作为测量流量的设备。按堰口形状的不同,薄壁堰可分为矩形薄壁堰、三角形薄壁堰和梯形薄壁堰。三角形薄壁堰一般用于测量较小的流量,矩形和梯形薄壁堰常用于测量较大的流量。
当 0.67<δ/H≤2.5 时,堰顶的宽度较大,回落水舌受到堰宽的影响,因此堰顶与堰上水流是面的接触,这样的堰称为实用堰。实用堰的剖面有连续的曲线型,和折线型。实际的水利工程中的溢流坝一般都采用实用堰。
堰顶厚度δ介于2.5H与10H(H为堰上水头)之间的堰。此时水流受到明显顶托作用。流近堰顶的水流,因受堰顶垂直方向的约束,过水断面减小,流速加大,动能增加而势能减小,产生局部能量损失,在堰进口附近出现水面跌落。当2.5H<δ<4H时,水面稍微降落,而当4H<δ<10H时,水面显著降落,堰顶出现水面线近似水平的流段,但这两种堰顶厚度的变化并不影响泄流量。在工程中不论有无堰坎,只要2.5H<δ<10H,即使水流在水平面内收缩,如桥孔、隧洞、涵管,也属宽顶堰流。
堰流是指堰流是水流受堰体或两侧边墙束窄的阻碍,上游水位壅高,水流经过堰顶溢流下泄,其溢流水面上缘不受任何约束而为连续的自由降落水面的水流状态。堰流是自由面连续的明渠急变流,具有明显的水面降落,并伴有
局部水头损失。或是无压缓流流经堰顶时出现上游水面壅高而后降落的局部水力现象。由于过堰水流在堰顶上的流程较短,故以局部水头损失为主,其水力计算内容为决定堰顶水深,堰宽及堰的泄水能力。同时,对于自由出流、淹没出流、有侧收缩与无侧收缩及堰的类型在计算中均应区别对待。不同的堰壁形式及堰顶厚度,堰流的性状也不一样。下游水位超过一定界限会影响过堰流量,这时的堰流叫做淹没堰流;在此界限以下不影响过堰流量的堰流叫做自由堰流。